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主导性因素。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为社会供给人才,而更需要通过其科研创新活动来推动社会、产业科技进步。目前在我国与高校知识活动紧密相连的概念就是―科技成果转化‖,并以―科技成果转化率‖作为高校知识活动的中心评价指标和政策导向,因此本文提出应采用高校技术转让效率来反映高校对社会贡献的指导,并以高校的技术转让角度作为切入点,通过对现状的统计性描述、利用随机前沿方法、以我国1997-2009年各地区高校的面板数据为对象来研究高校科研创新效率,并进一步探讨各投入因素的单因素效率;进而对影响效率的各种内外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最终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为提升高校科研效率、发挥技术创新推动作用提出合理化建议。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考察期内我国高校技术转让效率均值仅为48.49%,资金效率与人员效率均值也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38.79%,48.66%),同时绝大部分区域的人员效率相对比资金效率要更高。从区域来看,在资金和人员单因素效率均超过全国均值的省市多集中于均我国的中部地区,并且这些省份的人员与经费投入的绝对值与校均值均不高。并且聚类的结果也说明基于技术转让的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提升,往往是一个管理技术逐渐完善、资金与人员效率差异逐渐减小的过程。此外由于高校R&D人员的增加相对缓慢,而科研经费的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在缺乏绩效管理意识的前提下,很容易出现人员效率相对高于资金效率的现象。而在对影响高校科研效率尤其是技术转让效率的因素分析中,通过计算说明了地区制度环境、高职人员比例、科研机构数和科研项目数对于高校技术转让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技术机会和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对于效率值是一个负向的影响,地方发展水平和资金分配比例没有通过检验,说明其与效率值的变化并无太大关系。同时,对这八个影响因素的分析也表明提高资金和人员等科研投入资源的管理水平,对于提高高校的科研效率将具有极大的意义。目前我国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同时国内绝大多数优质的创新资源分布在高校与科研机构。因此,高校、科研机构应通过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与高效率的技术转移机制,帮助企业抢占未来主流产品的上游,但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我国高校在将其潜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研究也证实,我国高校提高其技术转让效率的空间还很大,国家继续加大对高校投入的同时,还应切实提高投入要素,尤其是资金要素的资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