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锂离子电池凭借着无记忆效应、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应用广泛。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隔离正负极和提供锂离子传输通道的作用,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目前聚烯烃隔膜是应用最广泛的隔膜,但其热稳定性和电解液浸润性较差的缺点影响了它在高安全性、高功率密度电池中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利用原子层沉积方法(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对商用聚丙烯隔膜进行改性,主要
【基金项目】
:
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三维非规则结构的表面快速原子层沉积理论与方法”(项目编号:2019kfyXMBZ0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项目“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ALD包覆技术开发与应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凭借着无记忆效应、能量密度高、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点应用广泛。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隔离正负极和提供锂离子传输通道的作用,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电化学性能。目前聚烯烃隔膜是应用最广泛的隔膜,但其热稳定性和电解液浸润性较差的缺点影响了它在高安全性、高功率密度电池中的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利用原子层沉积方法(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对商用聚丙烯隔膜进行改性,主要工作如下:针对渗透沉积过程与隔膜性能之间关系不明确的问题,本文系统研究了真空ALD、原子层渗透沉积和等离子体前处理加ALD三种沉积工艺过程,探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隔膜的沉积效果和性能影响机理。其中原子层渗透沉积对隔膜整体改性,复合隔膜有更好的吸液率和离子电导率,等离子体前处理加ALD工艺使薄膜更容易在隔膜表面生长,复合隔膜表现出更优异的浸润性和热稳定性,隔膜的水接触角降低至~60°,155℃下加热1 h仅收缩~1.5%。本研究对隔膜改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有望推广至其他隔膜。针对真空ALD沉积速度慢、难以连续沉积的缺点,进一步使用卷对卷空间隔离原子层沉积方法(Spatial Atomic Layer Deposition,SALD)制备复合隔膜。调试氧化铝工艺,根据仿真与实验确定沉积参数微间隙的大小。在前期等离子体前处理加真空ALD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基底运动速度对复合隔膜性能的影响。制备的复合隔膜具有良好的浸润性和热稳定性,水接触角降低至~36°,热缩率降低至~5%,制备时间比传统ALD方法缩短82%,有望大规模制造并应用于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
其他文献
飞机蒙皮的加筋壁板常用纤维带进行铺叠固化成型,刚性模具适应性差难以完全填充壁板间隙。橡胶材料由于其良好的弹性,对压力起到均匀再分配的作用,常被用于复合材料固化过程中的软模制作。在软模的传统制造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人工多次磨抛软模和测量,这导致加工质量和效率都难以保证。除此以外,橡胶材料表面较软,加工易起毛,需要采用较大接触面积的磨抛方式进行加工,从而降低接触区域的应力。本文以某一种牌号橡胶材料
量子点技术因为容易受到水氧侵蚀导致寿命大幅下降的缺陷越来越不能满足柔性稳定化应用需求。薄膜封装因能承受较高的断裂应变被认为是解决柔性和高阻隔的有效手段,新型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使得低温制备柔性高阻隔封装结构成为可能。本文基于低温等离子体特性,设计并搭建了一台针对低温封装薄膜制备的等离子体增强原子层沉积设备。另外,还使用课题组设备实现了Si O2薄膜和Al2O3薄膜的制备和封装叠层应力调控,成功实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柔性电子由于其柔顺轻薄的特点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包括物联网和表皮电子等各个领域。这对其制造工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电路图案化是电路制造的核心工艺。现有的以光刻和直接印刷工艺为代表的电路图案化方法虽然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但仍不能同时满足当今对环境友好和成本效益的要求。基于生活中常用于包装的铝箔复合膜,本文应用圆周铣削去除其表面的铝箔。进一步设计带有凹槽的软模板调节铝箔上的铣削力分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柔性电子器件因其在一定范围的形变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而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作为柔性电子器件中常用的一种传感器,电阻式柔性应变传感器能够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值变化,其灵敏度相对较高,制作过程较简单,被广泛用于可穿戴设备。但是现有传感器的灵敏度仍然不能满足检测的需求,如何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依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高灵敏度的传感器拉伸性较低,如何平衡灵敏度和拉伸性也成为当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表面缺陷检测技术获得了极好的结果。深度学习极大程度依赖于大规模有精细标注的数据,数据的标注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金钱,尤其是对于缺陷语义分割任务,需要为缺陷图像的每个像素点都进行类别标注,其花费的成本远远大于仅为整张图像进行类别标注。因此本文研究了针对扁钢表面缺陷语义分割的弱监督和混合监督学习方法,分别通过用类别标注来代替全部(弱监督)或部分像素级别标注(混合监督)来完成对模型
微创手术机器人在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机器人可代替医生扶持手术器械以减轻疲劳感,还能够减小患者创伤,加快术后康复速度。此外,微创手术机器人的主从遥操作控制模式可使医生远离X射线的辐射,保证了医生的健康。骨科手术因其任务性质与工业加工的相似性,机器人技术可以更灵活地运用其中。然而,当前的主从式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在进行运动控制时,由于主从机器人采用异构的形式,主从工作空间与机器人摆
电流体喷印技术具有分辨率高、墨水粘度适用范围广、喷射模式多样等优点,在印刷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电流体喷头中的电场串扰、工艺不成熟等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解决,导致喷头喷嘴数量和密度难以提升,限制了其实际生产应用。为此,本学位论文首先通过仿真研究了阵列化喷头中的电场串扰和流量均匀性问题,用MEMS工艺设计制备了高密度的硅-环氧树脂片(SU8)阵列化电流体喷头。然后研究了提取电极结构参
工业生产中,重复性劳动对人的肌骨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而外骨骼机器人在这种场景中可以有效缓解人的肌肉疲劳。但目前的外骨骼常采用刚性驱动以及关节同轴驱动的方式,这对存在工作模式切换的劳动并不适用。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主被动双模式上肢助力外骨骼,并对其进行弹性驱动控制研究。提出了一种主被动双模式上肢助力外骨骼结构及其参数优化方法。根据上肢运动特点建立其简化运动学模型,结合外骨骼应用场景确定外骨骼助力自由
水下通信装置是水下移动平台实现低频通信的关键设备,通过将其固定安装于水下移动平台可极大提高实时通信能力,但是工作机械和水流激励引起的振动均会传递至水下通信装置,而通信频段内微弱的振动也会造成通信装置运动感应噪声严重超标而导致通信失败。本文针对水下移动平台通信装置的高性能隔振需求,开展无磁干扰的双级隔振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水下通信装置隔振需求开展了双级隔振构型方案与参数影响
踝关节作为人体与环境直接交互的典型关节,探明其在多种姿态及肌肉激活状态下的主被动刚度调节规律对于了解人体关节刚度调节机理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踝关节刚度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围绕不同姿态下踝关节的主被动刚度变化规律,以及高效准确的踝关节刚度估计方法等问题,开展了多姿态下的人体踝关节主被动刚度辨识及估计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多姿态下的人体踝关节主被动刚度变化规律的探明。针对专用刚度测量装置研制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