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新生内膜增殖是导致静脉移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MCP-1是特异性的单核巨噬细胞趋化因子,在血管壁单核巨噬细胞的募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主要病理特征为:MCP-1持续高表达,大量单核巨噬细胞全层浸润,继而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基质堆积、新生内膜形成,管腔狭窄或闭塞。应用抗体(抗MCP-1单抗,抗单核巨噬细胞抗体)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可减轻这一病理过程,降低内膜增生的程度。本实验的目的是建立家兔颈静脉-动脉移植模型,应用重组反义MCP-1基因,分别以阳离子脂质体和纳米粒子介导进行血管局部定位基因转染,观察反义MCP-1基因表达对移植静脉术后局部血管表达MCP-1、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及与其相关的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探索反义MCP-1转基因表达抑制或防治新生内膜增殖病变的可行性,为治疗本病症寻找新的干预手段。同时,观察新兴载体纳米粒子在转染特异性基因方面的应用可能。 方法:构建反义MCP-1真核表达质粒,鉴定后大量制备;分别以阳离子脂质体及纳米粒子介导转染体外培养的SMC,提取基因组DNA,PCR检测外源基因的掺入,Northern杂交确定反义MCP-1在细胞内的表达;然后建立家兔颈静脉-动脉架桥模型20只,其中4只为对照组,只行移植手术,4只转染空载体LNCX,为载体对照组,6只应用DOTAP介导反义MCP-1(200μg)转染,6只采用纳米技术转染反义MCP-1(200μg),分别进行移植静脉局部定位基因转染。术后14天收集标本,RNA斑点杂交了解反义MCP-1在体内移植静脉中的表达及对自身MCP-1表达的影响,CD68及扫描电镜观察单核巨噬细胞的粘附、浸润情况,病理形态学分析,计算机测定内膜、中膜面积,计算二者比例。 结果:MCP-1 cDNA被反向克隆于真核表达载体LNCX的多克隆位点中;SMC基因组DNA PCR提示重组反义MCP-1质粒可成功地转染SMC,正义探针Northe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