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我国油料的供给矛盾越来越突出,表现为: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食用植物油的消耗量逐年上升,另一方面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却不断减少,生产自给率也越来越低。而山东省作为花生生产大省,在花生种植方面历史悠久,种植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也是我国重要的花生生产基地。作为山东省省内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花生种植在刺激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因此如果能充分挖掘自身花生种植潜力,提高花生生产效率,增加产能,不仅能促进花生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对于缓解目前大豆等油料作物的进口压力,保障我国油料产业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利用山东省花生生产的相关统计数据,在对山东省花生生产条件、生产布局及其投入产出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出后续生产效率的分析。先是进行单要素生产率分析,再着重从全要素生产率角度整体上分析花生的生产效率,分别从省内和全国角度,运用Torngvist-Theil指数、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山东省花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了解各要素投入中存在的冗余以及产出的不足,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发现:第一,花生生产单要素生产率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处于中游水平;第二,与投入要素相比,全要素生产率对于花生增产的贡献较高,但与省内其他农作物和国内其他花生主产省份相比,全要素生产率偏低,这主要与要素投入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不相适应有关;第三,通过投入产出的冗余分析,发现山东省花生在种植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投入要素浪费的情况,在用工量、直接物质费用和间接物质费用三个方面均存在投入过量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