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竭对芳香化酶P450和VEGF在内异症模型大鼠中表达的影响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ynam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EMs)是育龄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明显升高。该病是一种具有增生、浸润、扩散、反复发作等特征的良性疾病,其某些生物学行为类似恶性肿瘤。西医治疗EMs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方法,多采用激素和手术疗法,但其复发率高,副作用大。大量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表明,血竭末具有活血散瘀、散结止痛之效,治疗EMs具有一定的疗效。为了进一步探讨血竭末对EMs的药理作用,本实验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子宫内膜自体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用单味血竭末灌胃提前干预治疗,检测使用该药后模型大鼠芳香化酶P450、VEGF在模型大鼠体内含量表达的变化情况,从探讨有关血竭末治疗EMs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症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该实验选用健康清洁级(SD)大鼠,全部采用未交配的性成熟雌性大鼠,体重190~220g,共70只。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法建立EMs大鼠模型,恒温24℃,自由饮食饲养15天后,随机处死12只,观察造模后大鼠是否能成功通过病理学证实。再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11只,假手术组11只,米非司酮组12只,血竭高剂量组12只,血竭低剂量组12只。其中两组每天分别给予单味血竭末低、高两个剂量(分别为0.27mg/g、1.48mg/g)使用灌胃方式给药,西药对照组给予25mg/g米非司酮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0.01mg/g蒸馏水灌胃。每组内异症大鼠注入药物体积均为2ml,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灌胃18天。禁食禁水1天后处死各组大鼠,取异位灶组织,运用病理组织学方法观察各个组对内异症大鼠病灶的影响,再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组织中P450A及VEGF的含量表达,最后选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通过病理学方法证实选用腹壁移植自体子宫内膜建立的内异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移植异位组织存活率为91.67%。2.EMs大鼠模型异位内膜肉眼可见异位灶体积较大,经过选用的单味中药血竭末干预治疗后移植物体积明显缩小(P<0.05),有明显差异。3.通过组织病理学显示用药组的异位内膜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内膜组织基本萎缩或变性坏死。量化分析各治疗组异位内膜的大小明显低于对照组,但各用药组之间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改良子宫内膜自体移植法可建立有效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2.EMs大鼠模型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P450A和VEGF的含量表达不一,存在异质性。3.单味血竭组通过缩小异位内膜的体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而有效抑制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4.P450A、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单味血竭可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异位内膜的P450A及VEGF的表达水平。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症状是诊断疾病、辨识证候的基础,症状名称的规范是中医一切规范的前提。“证候”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几千年来防病治病的实践结晶和理论积淀,随着证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