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思潮一直是近代史的研究重点,学术上对于近代思潮的研究已经达到定深度,从“以一元多线论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到多元现代性理念,目前对于思想史的研究从宏观思潮梳理,到具体一人、一派思想的深入研究,都已经取得了大量成果。而对于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也已有很深研究。但目前为止研究对象主要局限于思想家以及学术著作本身,思想史研究的对象拓展成为思想史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本文笔者旨在以思潮的群体性、趋向性为切入点,梳理民国初期中国摄影发展所反映的民国社会思潮影响。探索在摄影术层面思潮的群体性、传播性、政治传播性和现实性,以摄影术为载体研究民国初年思想与社会的互动。笔者认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潮中,可以看出贯穿始终的民族主义倾向。本文共分为7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总体概括当今学术界关于思潮研究和摄影史研究的状况,提出笔者论点,借助对1912年-1931年间中国摄影发展状况梳理社会思潮在摄影方面的体现,关注思想的社会化这一研究方向,不着眼于思想家的思想史,希望能够梳理出思想家的思想如何普及到为广大民众所接受的社会思潮并体现在摄影这种话语权的表达之中。第二部分从中国摄影史的开篇开始,回顾当时中国社会西学东渐的思潮成为摄影术传入的开篇,几乎同—时期摄影术诞生并随着西来的侵略者—起传入中国,最初出于西方猎奇的心态拍摄了大量中国的影像,而中国西学的大潮也成为摄影术在中国发展的温床。比起工业生产和思想著作,摄影术由于更加直观浅显,更轻易的向普通人传播下去。第三部分梳理了民国初期社会上百家争鸣的思潮碰撞,维新思潮主张吸取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对国民进行民主启蒙;之后的民主革命思潮主张实行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五四运动之后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第四部分从影像史的角度梳理了1912-1931期间中国摄影的大致状况,几种主要的摄影探索方向和其背后与社会思潮的关系,笔者认为影像史的变迁与社会思潮密切相关。思潮的群体性社会性在摄影术这一方面表露无遗,并且带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第五部分以这一时期几位著名摄影家为代表,研究他们的思想具体在他们作品中的体现,以个人为范例截取社会性摄影流派的表征。潘达微的纪实摄影、郎静山张印泉的沙龙摄影、庄学本的科学摄影、王小亭的新闻摄影,都是那个年代的主流摄影方向,与摄影家个人所受的思潮影响密不可分,对于思想传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第六部分则探讨了1931年之后社会思潮的主要重心演变和摄影术的发展延续。这一段时期之前的多种思潮百家争鸣的状态由于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民族意识爱国精神上升成为这一段时期摄影的主流思想和主要目的,成为民族救亡的舆论武器。第七部分的结论部分总结了社会思潮对于摄影发展的影响,而摄影发展也促进了社会思潮的进一步宣传。通过这一时期的摄影作品可以窥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民族主义这一始终贯穿社会思潮发展的重要线索。本文旨在抛砖引玉,笔者认为这是对于社会思潮演进的研究新方向,可以有进一步发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