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即时通信正在成为网络在线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业务。从个人即时通信(Personal Instant Messaging,简称PIM)向企业即时通信(Enterprise Instant Messaging,简称EIM)的演化,是目前即时通信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EIM是商业用途的即时通信软件,主要面向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协同即时通信,是一种低成本的、集成多种沟通方式(文字,语音,视频,文件传输,文件共享)的企业内部通讯工具。事实证明,企业利用EIM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降低传统会议产生的种种成本。目前在互联网上有许多企业即时交流软件,大部分实现了文本、语音、视频的实时交流,但是这些交流工具却普遍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各EIM体系之间没有统一的呼叫过程,无法兼容,难以在IP网中相互沟通,更难以与传统电话网中的电话终端进行交流。其次,许多EIM都难以适应复杂的网络环境,尤其是在网络代理fNAT)的穿透问题和安全性保障问题上,遇到了许多障碍,以致无法实现成功交流。 本文探讨的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协议是由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提出的应用层控制信令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在企业即时通信领域,采用SIP协议可方便有效地实现系统互通、业务扩展和信令与媒体流的加密。SIP协议以其简洁、易扩展、面向事务处理等优势成为企业即时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也是本文探讨的核心。 论文首先分析了企业即时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接着深入研究了SIP协议的相关理论,对SIP的体系结构、消息格式、呼叫处理流程等关键技术给出了详细的阐述,简要介绍了实时多媒体数据传输协议RTP/RTCP特性及其原理,分析了在NAT环境下SIP会话的问题以及基于隧道技术的解决方案;然后提出了基于SIP的即时通信的系统架构,给出了系统的逻辑模型和系统的逻辑模块结构,进行了各逻辑模块的设计;根据论文中提出的逻辑模型,设计了一个即时通信的实验性系统模型,详细论述了系统实现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关键技术;最后,论文对即时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性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给出了基于SIP的企业即时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