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区保护与复兴中的工业遗产再利用研究——以南京色织厂为例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2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城区的保护与复兴和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是我国当下城市发展所面临的两个重要课题。一方面,历史城区如何更新一直是各地古都在寻求现代化发展中所面临的难题:保护刻不容缓,复兴也势在必行。各地都在寻求一种可实践的、既保护历史又复兴城市的具体做法,并处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另一方面,工业遗产的再利用也是城市产业化升级、城市更新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包括原工业用地闲置下的用地性质更新、工业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等等。不少地方也陆续涌现出一些成功的工业厂区改造案例,这些案例不仅提高了社会对工业遗产的关注程度,也激发了大众对其带来的城市问题的思考。  古都南京一方面拥有大面积亟待保护与复兴的历史城区,另一方面也拥有大批量亟待重新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工业遗产。在历史城区的城市规划设计问题与位于其中的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问题上,目前较多的实践思路是将其分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两个的不相交的层面,各自解决其层面上的问题,而较少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缺乏由上至下、由大到小的系统观,也很少研究工业遗产区域与城市的关系。  本文基于城市复兴理论与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模式研究,针对国内历史城区保护与复兴的需要,选取位于南京老城南门东片区剪子巷46号的南京色织厂作为南京极具代表性的历史城区中的工业遗产案例,提出将城市复兴与工业遗产的再利用结合起来的做法。在对南京历史城区与南京工业遗产这两方面进行项目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切合本题的案例研究,以此得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基础资料。在此之上,希望以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再利用作为切入点,以色织厂的功能更新作为其所在地块城市复兴的激活点,进行城市层面和建筑层面的研究与设计。通过整体有效的外部环境设计、交通流线组织和建筑改造设计,将原来封闭的、与外部隔绝的工业遗产区域打造为城市公共空间,增强工业遗产与城市的联系,增加其公共性,使得工业遗产区域与城市空间环境形成渗透与互动,最终实现历史城区内经济、文化、社区活力及环境品质的综合复兴。该研究设计具有逻辑化、系统化的特征,综合考虑各个层面的问题,给出渐进的设计策略,对同类问题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全文分三部分:项目调研——设计过程——设计成果。对本次研究设计进行一个展示:  第一章:通过调研,分别介绍南京历史城区的状况和工业遗产状况,进行案例研究。  第二章:设计过程中就调研的内容制定设计原则,梳理设计思路。  第三章:展示南京色织厂所在地块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和的建筑改造设计方案。
其他文献
学位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简单介绍有关景园建筑、环境规划及景园设计层面等有关问题;第二章回顾了历史上在环境规划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并以中国古典环境理论及现代生态学原理为
中国近代建筑中发生在近代百年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从纵向看,它是介于中国古代建筑与当代建筑之间的过渡环节,从横向看,它又是西方建筑文化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冲击下向西方学习、
学位
伴随着19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发生重大变革,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也造成城市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分化,并通过土地、房地产市场化过
建筑最初作为掩蔽场所为人们抵御恶劣的自然气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随着文明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趋于成熟。当生存不再成为问题,人们开始追求建筑空间是否舒
学位
本文以经贸综合类展览建筑为研究对象。简单回顾了展览建筑的发展历史,通过对国内外数十例展览建筑的考察,分析了展览建筑与城市的关系,选址布局的问题,着重研究了展览建筑的内外
学位
在我国各层次的规划是城市建设重要指引,也是城市形态生成的重要基础。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的中观尺度上,以指标控制和规划引导相结合为特点对具体地块的建设进行控制,是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