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的中职机械专业3D打印技术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k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驱动,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增材制造技术成为了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教育部和人社部相继推出多项政策鼓励培养3D打印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及推动在职业院校中开展相关课程的教学。3D打印技术本身是一种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电子、信息科学的多科学融合产物,而STEAM教育恰好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在知识结构上的多学科融合,另一方面,中职学校中开展STEAM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将STEAM教育运用到中职机械专业3D打印技术教学模式中符合新时代下中职教育改革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通过梳理和学习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深刻认识STEAM教育和教学模式,并对两者进行了概念界定。在对目前中小学典型3D打印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以及中职学校开展3D打印技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后,结合基本教学模式设计理论,设计了基于STEAM的中职机械专业3D打印技术教学模式基本流程,同时阐述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设计要素。在此之上,选取笔者所在工作单位的相关班级根据教学模式设计开展教学实验研究,最后通过问卷以及访谈验证教学实验效果。在本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为体现中职教育专业性、面向就业、服务地方经济等特点,在教学内容上相比于普通中小学3D打印技术课程有一定的延伸和扩展,如增加了3D打印机维修、零部件优化等强调工程与技术的教学项目。而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些教学项目,笔者将更多维度的课程,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材料科学等融入到STEAM教育中,以此促进学生的工程和技术能力,并较之那些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有更高的综合能力素养。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为:基于STEAM理念指导中职机械专业3D打印技术教学模式构建并开展教学实施,能够把中职机械专业的3D打印技术课程与其他中小学3D打印技术课程的选修课、拓展性课程区分开,成为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专业课程教学。并基于STEAM模式将多门机械专业课程知识进行融合,以此帮助3D打印技术的学习,又能利用3D打印技术提升其他专业课的掌握水平和应用实践能力。同时,教学实践的开展,能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工程能力、技能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为面向就业的中职学生将来从事3D打印技术相关工作,无论是知识还是兴趣都提供了一定的准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 21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胞二磷胆碱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7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依达拉奉组给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我国资本市场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为了应对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取得战略性的优势,上市公司往往会选择兼并、联营等形式来扩大规模,实现协同效应。随之而来的是上市公司对关联方交易的利用越发频繁,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率和效益,而另一方面也为关联企业提供了进行财务舞弊和利润操纵的机会。伴随这一趋势,关联方交易舞弊行为在损害相关投资者合法利益的同时,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秩序受到干
一、设计思路本课遵循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精神,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与时事紧密结合,让学生明白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应该时刻珍惜今天的生活,努力学习、努力锻炼身体,以优异的成绩
我国现有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条例存在法律意识缺失、忽略读者权益保障等局限性。从这些局限性出发,从读者权益保障的角度去解析读者权益与资源共享两者之间的矛盾,有利于
传统“人物研究”尽管有助于深化对毛泽东生平轨迹与思想肖像的勾勒,但是单纯停留于现象层面的叙事和逻辑与理论视域的相对封闭性,很难进一步拓展毛泽东研究的理论视野与研究
目的:评价核消散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最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用核消散对门诊64例痰瘀互结型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治疗,并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
材料或几何参数周期变化的周期结构具有带隙效应,在带隙频段内,周期结构中的声波或振动波的传递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周期结构在减振降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研究了周期结构中振动及噪声能量的耗散机理,包括了带隙形成机理、带隙特性的影响因素、带隙外能量耗散方式,以及结构振动特性等。基于能量耗散特性的分析,设计了周期结构减振应用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减振结构的有效性。主要工作包括:(1)建立周期结构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智能设备成为大多数网民首选的上网工具,而移动应用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一款高质量的移动应用,良好的性能以及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