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食品行业社会责任事件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沉痛的教训。从2008年的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到2012年的“毒胶囊”事件、“地沟油制药”事件等等,这些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社会责任事件是食品行业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一昧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无视消费者生命与健康,弃社会责任不顾的表现,而这些丧失道德的丑恶行径也给食品行业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履行社会责任是否会影响到企业绩效和企业竞争力的问题时,各企业进退两难,承担社会责任又担心成本太高或没有效果,不承担又受到内外压力而寸步难行。学者们也在这件事情上各执己见,有人认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势必会降低企业绩效和企业竞争力;相反,也有人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提高企业绩效和企业竞争力。国内现有文献还未有统一的实证检验结论。本文以沪、深两市上市的92家食品行业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其2010-2012三年的企业年报和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食品行业企业绩效、社会责任、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在考察食品行业企业绩效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时,分别以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社会责任履行度为被解释变量,企业绩效为解释变量,实证检验是否绩效越好的企业,越倾向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以及社会责任履行度越高。在考察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时,分别以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履行度和每一主题的履行度为解释变量,以企业竞争力为被解释变量,实证检验是否社会责任履行越好,企业竞争力越强。从而,建立食品行业企业绩效越高,社会责任履行越好;社会责任履行越好,企业竞争力越强的良性循环关系。实证的研究结果表明,食品行业企业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竞争力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明显。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传递企业绩效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使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在研究中采用递进的研究方式,使得研究结果更加透彻。此外,本文在构建社会责任评价体系时,以ISO26000的七大主题为基础,社会责任报告为载体,用新的评价方式设定社会责任指标。最后,本文还用客观数据说明目前食品行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并在结合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加强食品行业的社会责任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待食品行业发展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