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瑞芬太尼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人们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心血管抑制效应。近年来,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瑞芬太尼诱导的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的机制,但是其确切机制仍不明确。其可能的机制是:瑞芬太尼兴奋中枢迷走神经,或刺激分布在外周神经系统以及心血管系统的阿片类受体;可能与其直接负性变时和变力效应有关;或者与其直接舒张动脉血管有关。对于瑞芬太尼诱导的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的机制是否一致,以及其各自的具体机制有何区别,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目的:(1)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比较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诱导的心血管抑制效应,并进一步探讨它们产生心血管抑制效应的机制有何区别。(2)观察纳洛酮预处理后,瑞芬太尼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诱导的心血管抑制效应与μ-受体之间的关系。(3)探讨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与瑞芬太尼诱导的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效应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讨论其诱导的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机制是否一致。方法:48只新西兰白兔予3%戊巴比妥钠全麻后,行常规气管切开术后进行机械通气,选择右颈总动脉穿刺进行有创动脉测压,以及标准Ⅱ导联监护心率。继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芬太尼组、纳洛酮预处理+瑞芬太尼组、迷走神经切断后+瑞芬太尼组、心交感神经阻滞后+瑞芬太尼组、迷走神经切断+心交感神经阻滞后+瑞芬太尼组共6组,其中瑞芬太尼组中又分为三个不同剂量小组,即1.0ug/kg、2.5 ug/kg、5.0 ug/kg组,分别记录各组的基线值及相应时刻的HR和MAP值。比较不同干预因素处理后瑞芬太尼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瑞芬太尼诱导的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机制是否一致以及其各自的可能机制。结果:(1)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瑞芬太尼1.0ug/kg组HR下降的幅度为6-10%,MAP下降6-15%;瑞芬太尼2.5ug/kg组HR下降的幅度为7-13%,MAP下降25-38%;瑞芬太尼5.0ug/kg组HR下降的幅度为12-20%,MAP下降30-50%;各组间两两分别比较HR%和MAP%,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等效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瑞芬太尼(5ug/kg)输入后HR下降12-20%,MAP下降30-50%左右;芬太尼(5ug/kg)输入后HR下降6-9%,MAP下降10-15%,两组间分别比较HR%和MAP%,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3)纳洛酮预处理后瑞芬太尼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纳洛酮预处理组和非纳洛酮预处理组间TO(30s)时刻HR%比较,两总体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l(纳洛酮)+REM(瑞芬太尼)组内基线值与30s(TO)时HR%比较,两总体均数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预处理组内T0-T6各时刻MAP%与基线值比较,总体均数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迷走神经切断后、心交感神经阻滞后,瑞芬太尼对心率和血压的影响迷走神经切断后组与瑞芬太尼组间比较HR%下降幅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迷走神经切断后组HR下降持续时间明显长于瑞芬太尼组;两组间不同时刻MAP%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交感神经阻滞后组与瑞芬太尼组间比较HR%和MAP%,均没有明显差别,(P值均大于0.05)。迷走神经联合心交感神经阻滞后组与瑞芬太尼组之间比较HR%和MAP%,均没有明显差别,(P值均大于0.05)。结论:(1)瑞芬太尼诱导的心血管抑制效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瑞芬太尼与芬太尼比较,具有更强的心血管抑制效应,可能与其作用机制不同有关。(2)瑞芬太尼诱导的心率减慢和血压降低机制不同。其诱导的心率减慢机制部分是通过作用于-受体实现的,可能与其直接负性变时效应有关;而其诱导的血压降低机制完全是通过作用于μ-受体实现的,可能与其直接舒张动脉血管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