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体育社团的能力低下正严重制约着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特别在政府不断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体育行政部门转移的职能往往因为群众体育类社团的孱弱而不能顺利落实推进,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我国群众体育类社团的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借鉴国外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相关理论,以广东省群众体育类社团的组织能力为研究对象,以广东四市体育行政部门和其所属的14个市级群众体育类社团为调查对象,主要通过实地考查法,访谈法和典型调查法,对广东省群众体育类社团的组织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其组织能力的相应方法与对策。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根据广东省群众体育类社团政府性和社会性倾向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政府型体育社团、“草根”型体育社团和复合型体育社团。 2、群众体育类社团组织能力的结构涵盖了组织内外两方面,对内包括组织的基本资源、组织的结构、组织的管理、组织的筹款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四个维度,对外则有组织的资源网络能力。 3、广东省不同类型群众体育类社团组织能力发展现状: (1)政府主导型体育社团依托政府的支持,基本资源能力尚属较强。在场地、资金等方面较为充裕。至上而下的固定式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组织的灵活度。表面虽是协会会长领导制,但实质是政府人员主要担任领导角色干预社团领导。组织内部管理上则没有健全的管理秩序,较为混乱。该类体育社团在筹款能力和自我评估方面比较被动。在政府的扶持下,获取了一系列相应的发展条件,因此对外界慈善援助等渠道没有刻意去开发。而自我评估在政府的指导下虽有所表示,但最终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自我评估体系。为扩大自身影响力该类组织几乎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定期开展活动、公布信息、或招募自愿者等内容。 (2)“草根”型体育社团大多数基本资源缺乏。无场地、无专职人员、无资金成为此类社团的特点之一。社团的运转完全依靠此类运动爱好者维持。组织的结构松散,没有系统的组织结构,内部管理依靠少数志愿领导者进行管理。组织狭窄的筹款能力导致组织资金极为缺乏,严重阻碍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该类社团各方面都处在初级阶段,自我评估等能力尚在概念中。在此类社团中只有少数社团建立了自己的资源网站,但大多数还处在“闭门造车”的阶段。 (3)复合型体育社团在政府与社会的扶持帮助下,大多数社团有自己的场地等基础设施。组织建立有较为完备的组织结构系统,既传承了政府主导型体育社团的“至上而下”模式的组织构成,又创建了较为独立的自我管理机制等内容。资金来源相对于前两类社团都比较广泛,既能得到些许政府的资金扶持又能得到来自社会大众的资金捐赠。至于自我评估能力方面,三类社团似乎保持了统一步调,都停留在设想或构建的状态。该类社团与政府主导型社团一样,在组织自身发展的需求下建立了资源网站,在为组织宣传、公布信息、开拓会员、筹集资金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最后,针对广东省群众体育类社团的发展现状,本文根据组织能力的五个维度,分别讨论了如何提升每个维度能力的方法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