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全方位和全球市场接轨,中国外贸尤其是出口商品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2009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商品强国,在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贸强国。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不平衡的问题,人民平均收入相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一直处在比较低下的水准,所以对外贸易在当时代替了内需,并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发动机。随着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世界,造成全球范围内市场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全方位和全球市场接轨,中国外贸尤其是出口商品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2009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商品强国,在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贸强国。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不平衡的问题,人民平均收入相较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一直处在比较低下的水准,所以对外贸易在当时代替了内需,并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发动机。随着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世界,造成全球范围内市场的需求减少,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中国外贸依存性也随之开始下滑,国内循环开始展露头角。近些年,美国以打压中国经济社会蓬勃发展为目的进行了贸易战和技术战争,以封锁我国外循环;加上2020年出现的新冠疫情持续至今,世界经济发展几近停摆,但中央已及时明确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国际外循环主要是指对外贸易和投资,其中外贸是主体,显然在当前世界经济环境下简单复制过去的以寻求总量与规模为主的国际贸易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因此提高外贸发展质量,是能否形成双循环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新常态的经济大逻辑下,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局面,探讨环境规制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显着尤为迫切。首先,文章从外贸规模、外贸结构、外贸效益、外贸竞争力、外贸可持续性的角度,测度了省域外贸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从横向空间维度和纵向时间维度对2008-2018年29个省的外贸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简述;其次,基于前文的对环境规制和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通过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研究发现,主要结论有:(1)从空间范围看,我国的省域外贸高质量发展呈现东高西低的局面,省域间差距较大;从时间范围看,2008-2018年整体而言呈现基本同步上升的态势。(2)从不同区域来看,环境规制对东部沿海地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具有促进效应,但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3)从非线性回归来看,环境规制与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在目前还是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的;在东部沿海地区二者和总体一样呈现倒“U”型关系,当前东部地区环境规制强度位于曲线左侧,正向作用仍在持续;在中西部内陆地区则成“U”型关系,地区环境规制水平尚未越过拐点处,并未表现出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进一步推动环境规制的有效实施,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本文的创新点是将外贸高质量从经济高质量中分离出来,将环境规制强度与外贸的高质量发展联系在一起,更具体地探究环境规制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当下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综合构建了外贸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更全面地结合我国国情衡量外贸发展的质量,有针对性地探究环境规制与外贸发展质量的关系。但本文在环境规制的指标选取及测度上还有优化和挖掘空间,可作为后续研究的出发点。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倡议既源于我国深化对外开放水平的诉求,又诞生于经济全球化遇挑战之时,承载着巨大的历史使命。我国对“一带一路”的直接投资存量规模持续上涨,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也愈发突出。开展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一大动因是技术寻求,即借助OFDI取得逆向技术溢出,推动母国技术进步。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OFDI可以显著地提高母国技术创新水平,但多数学术文献选择的OFDI东道国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一带一路
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出口持续性的高速增长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中国的汇率制度经常被认为是其关键性因素。迄今为止,中国汇率制度历经大大小小数次调整,其中最为深远的便是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此次汇改使得人民币汇率调控方式从单一盯住美元变迁至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浮动,其后续调整包括引入做市商制度与询价交易机制、外汇期权及掉期金融衍生品等。因此,本文选择对2005年汇
实行更高水平开放,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论断,也是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强调的重点。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从原来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自党的十九大以来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开放作为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日益成为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探究新时期更高水平开放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以及作用路径,对深刻理解更高水平开放的政策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引擎,为了更好地促进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应运而生。我国自从2016年设立第一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以来,截止到2022年,已经设立了13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再加上中美贸易战、反全球化思潮涌起,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有必要抓住时机进行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国内国际双
“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就需要以需求侧消费需求升级为引领,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供给侧产品与消费需求的适配性,以国内大循环不断完善为指引,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从而不断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基于以上的背景,本文在阅读大量的文献和结合当下我国的现实情况之后,综合权衡之下选取了相对合理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来综合定义消费升级,并利用面板熵值法对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脱贫工作,已取得决定性成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此后,我国不断推出相关举措助力乡村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将乡村振兴作为党的“十四五”规划建设的重点。普惠金融以其覆盖范围广、惠及群体多等优势有助于缓解金融排斥,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伴随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
缩小收入差距,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一直是关系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技能溢价作为研究收入不平等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影响技能溢价的关键因素。作为当代技术进步的代表之一,人工智能将成为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新动能。因此,研究人工智能发展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已有文献,本文从人工智能的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对不同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约束下,我国制造业行业的环境压力巨大。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出现和服务业开放的布局,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优质中间要素投入,其扩大开放对制造业的生产率提升、价值链地位攀升、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因此,在转方式、促转型和提质量的挑战下,探索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是否有利于我国制造业节能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影响
基于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背景,中国制造2025纲领指出要全力推动我国在2025年迈入制造业强国行列。“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的制造业重塑产业链提供了重要平台。我国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平台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产能合作,既缓解自身产能过剩困境并提升国际竞争力,又进一步扩大“一带一路”平台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我国制造业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外直接投资(OFDI)流量增长长期稳健,自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的FDI正逐渐流入中国内地,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中国也逐渐成为世界FDI主要流入地之一。但FDI在我国的分布一直处于非均衡态势,东部地区占据了50%以上份额。作为衡量货币、要素禀赋和商品相对价格的媒介,汇率的作用在经济增长框架中日益凸显,汇率制度的选择自然也成为外商投资中纳入考虑框架的重要问题,这种改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