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少花蒺藜草(Cenchrus pauciflorus)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温高湿法对其不同大小的异型性种子(M和P型种子)进行人工老化。通过测定其种子萌发特性、抗氧化酶活性、贮藏物质以及内源激素含量来探索少花蒺藜草异型性种子的老化机理。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异型性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均逐渐降低,且M型种子平均分别比P型种子高出47.0%和32.3%。2.随老化天数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萌发5 d中老化5 d的种子SOD活性下降最显著,M和P型种子分别较老化0 d处理下降了60.8%和74.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大多数在老化4d时会出现最低值,5 d时反升。M型种子POD活性均高于P型种子。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萌发4-5d最低。M和P型种子分别在老化5 d和4d时CAT活性最低,与老化0 d处理相比分别下降了22.8%和43.8%。丙二醛(MDA)含量整体呈上升的变化,M型种子MDA含量高于P型种子。3.异型性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老化程度加深而降低,老化5 d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与老化0 d处理相比,M和P型种子分别降低了77.1%和76.0%。可溶性糖浓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M和P型种子分别在老化4 d和5d出现最低值,与对老化0 d处理相比下降了32.5%和29.4%。4.老化处理下少花蒺藜草异型性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不同。随着老化天数增加,异型性种子的吲哚-3-乙酸(IAA)含量整体趋势为升-降-升,M和P型种子分别在老化4 d和5d时达到最高值,与老化0d处理相比增加了18.7%和8.73%。赤霉素(GA)含量变化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M和P型种子均在老化5 d时最高与老化0d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4.32%和13.6%。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未老化的M型种子CTK含量高于P型种子,而老化5d时相反。茉莉酸(JA)含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变化。M与P型种子茉莉酸含量分别在老化4 d和3 d达到最高,与老化0d处理相比提高了18.2%和20.0%。SA含量总体呈升-降-升趋势。油菜素内脂(BR)含量呈连续升-降趋势。M和P型种子分别在老化5 d和4d时BR含量最低,与老化0d处理比分别降低了2.4%和11.8%。脱落酸(ABA)含量呈上升趋势。在老化5 d时ABA含量显著升高,与未老化种子相比,M和P型种子与老化0d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44.3%和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