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义技术是基因治疗策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包括反义DNA、反义RNA、和核酶(ribozysome)。然而,它们在体内易被核酸酶降解,且需要特殊的转运系统。因此,新型药物的研制成为基因治疗发展的方向。人工合成的吡咯咪唑聚酰胺(PIP)是由五元杂环化合物N-甲基吡咯(Py)和N-甲基咪唑(Im)组成,经酰胺键连接的芳香族氨基酸多聚体。研究表明PIP能在双螺旋DNA小沟处与特异性核酸序列紧密结合,影响基因表达;同时,PIP可抵抗核酸酶的降解,不需要特殊的转运系统。因此,PIP将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基因治疗药物。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是新近发现致纤维化病变的主要发病因子。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下游介质,CTGF促进纤维母细胞增殖、DNA合成和细胞外基质(ECM)生成,它的过度表达对纤维化的形成起主要作用。在许多进展性肾病的肾组织中,尤其是在伴有细胞增生和ECM蓄积的肾小球系膜和小管间质病变区,CTGF表达量明显增加。因此,CTGF表达显著增加是增生性或纤维化性肾脏病变中一种普遍现象。CTGF在肾纤维化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目前防治慢性肾脏病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为了寻找一种有效的基因失活剂来治疗进展性肾病,我们设计和合成了识别人类CTGF(hCTGF)基因启动子的PIP,并验证它的特异性结合、在培养的人系膜细胞(HMCs)中的分布以及对HMCs CTGF基因表达的影响,为PIP治疗包括进展性肾病在内的CTGF相关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本课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PIP的特异性识别和细胞分布设计的PIP结合于hCTGF启动子–157到–151bp之间(靠近Smads结合位点)。PIP采用固相合成法。根据hCTGF启动子序列,人工合成PIP识别DNA片段:位于hCTGF启动子上游–175至–144之间的32个碱基对。这32个碱基对包括假想的PIP结合位点和Smad结合位点。正义链DNA用γ-32P标记。通过与反义链DNA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