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i-Co三元合金组织演化与渗氢性能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grac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多相构成,功能分担”的理念,通过对V-Ti-Co三元合金的组织组成进行分析,以达到设计V-Ti-Co三元氢渗透材料的目的。本文选择三十六种合金成分的V-Ti-Co三元合金,利用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对合金的铸态组织与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了V-Ti-Co三元合金随成分变化组织形态与相组成的演化规律。通过对铸态组织的分析,得到了预计有较高氢渗透效果的合金成分范围。选取了十个不同的成分点,并对其氢渗透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分析了材料氢渗透机理与氢脆失效机理。对V-Ti-Co三元合金不同成分的铸态组织的组织组成与相组成的分析中发现,随V元素和Ti元素的原子比例的增加,合金的组织演化服从单相TiCo——初生TiCo+共晶体[V(Ti)+TiCo]——全共晶组织[V(Ti)+TiCo]——初生V(Ti)相+共晶体[V(Ti)+TiCo]——V(Ti)固溶体单相的变化规律。同时发现发现在当合金成分在TiCo单相区一侧向共晶体[V(Ti)+TiCo]靠近时可能会出现共晶体中的TiCo依附初生相生长而表现为离异共晶的现象。在十组氢渗透性能测试中,六组可以进行稳定有效的渗透实验。通过对氢渗透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到氢渗透流量与合金膜片上下游压力平方根之差(Pu0.5–Pd0.5)线性相关的结论。同时确认温度升高也会使V-Ti-Co三元合金的氢渗透效果提高。通过对证实了V(Ti)是氢渗透合金中表达氢渗透特性的功能相,确定了以初生V(Ti)相加共晶体[V(Ti)+TiCo]是V-Ti-Co三元合金中比较理想的氢渗透合金组织组成。在对发生氢脆的四个成分点的V-Ti-Co三元合金的氢渗透流量曲线和合金膜片发生氢脆后的形貌进行分析发现V-Ti-Co三元合金的氢脆主要发生在V(Ti)固溶体相中。V(Ti)固溶体相的分布如果接近离异共晶,没有良好的均一化,特别是有V(Ti)固溶体相颗粒较大时,V(Ti)固溶体相在氢气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微裂纹并伴随微裂纹的生长最终使材料失效或破坏,也就是说易在V(Ti)固溶体相内产生比较严重的氢脆现象。
其他文献
本文所选的6个采样点基本上覆盖了该湖的主要水体区域,尤其是T1、T2和T4采样点分别代表着重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和中富营养化的太湖典型营养状态。分别用AAS和ICP-AES法对6个沉
冶炼新技术的发展对耐火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玉和碳化硅复合材料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材料.该论文研究Si、Al添加剂对AlO-SiC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Si
本文借助MYBP疲劳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设备研究了7A09合金在室温大气、室温真空(10-3Pa)及低温真空(83K,10-3Pa)环境下的疲劳行为。试验结果
纳米晶金属由于其高的强度和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系统、集成微电机系统、纳米器件、光刻机、表面工程和生物医学等领域。贵金属Ag具有很高的热和电导性在超大集成
液晶科学正朝着多功能化和高取向的方向发展,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液晶弹性体。液晶弹性体除具有液晶的光学性质和取向有序性,还具有弹性体优良的机械性能、热和化学稳定性,成为
之前研究表明鱼类、贝类等水生生物的食用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然而最近研究表明水稻食用成为内陆汞矿区人体的另一个主要甲基汞暴露途径。在稻田这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中的无机汞在厌氧环境下产生甲基汞。水稻可大量富集甲基汞,且甲基汞主要分布在稻米中。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在所有的汞化合物中,甲基汞的毒性最强,能通过食物链富集放大。因此水稻中甲基汞富集对人体的危害引
助推服务贸易创新融合第四届京交会即将召开本刊讯(记者赵晏俪)第四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将于5月28日至6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本届京交会将
钛铝合金作为航空航天方向最有发展前景的合金,有着优异的性能,例如高温强度高、密度低、比强度大、耐腐蚀等方面。相比于加工其他方法,熔模铸造有着其特有的优势,但是钛铝合金流
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沉降速率缓慢,活性污泥絮体压缩恶化的状态。常见的污泥膨胀类型有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丝状菌膨胀是由丝状菌的过度繁殖所致,而非丝状菌膨胀则是由过量分泌的胞外聚合物所致。引起污泥膨胀的外部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因素包括工艺参数、进水水质和环境因素。冬季污泥膨胀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冬季运行中所常见的问题,其发生威胁到污水厂正常运行。目前,虽然对污泥膨胀的研究很多,但单独就冬季污泥膨胀成因及
我国大城市的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汽车有害排放物已成为其主要来源。为了控制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各种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已成为柴油机技术发展的核心,特别是排气后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