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若干问题浅析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ach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是近年来的社会焦点问题,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支撑着严重的腐败现象,政府威信受到损害,制度更新和监管力度远落后于公务用车问题的大面积出现,迫切需要对制度模式进行调整。本文试图通过准确把握公务用车本质属性,查找现行体制下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和体制变革面临的阻力,分析解读政策取舍与执行难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法和对策,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使公务用车不再浪费有限公共资源而真正为行政公务服务。对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实践价值:一是完善公务用车管理体制,化解突出矛盾;二是有效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根治公务用车腐败问题,维护良好形象。本文着眼于制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解决系列突出问题:一是管理机构及职责不明确,管理不科学;二是公务用车管理弹性较大,权力超越制度;三是存在严重公车私用和变相专车问题,监督机制形同虚设。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较多,究其根源必然映射行政体制,显然难以变通,故应更多在实践中分析问题以找到最具可行性的答案。一是管理部门职能定位不明确,权力赋予不足,制定政策回避矛盾,避重就轻;二是公务用车管理裁量权较大,相关管理部门间存在责任推诿和利益争夺;三是“官本位”思想难以根除,监管体制滞后,职能部门逃避责任。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且特征明显,难点在于如何在中国特有体制下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最现实的方案,是完善管理机制,强化监管措施。一是完善制度规定,明确政策标准。避免规定弹性过大和过分强调特殊性。制定配套和补充规定,祛除管理死角,限制特权。提高政策连贯性和前瞻性,贴近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角色转换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二是整合管理资源,加强分工协作。施行“归口”管理,统筹设计职能部门分工,明确权力界限。改善交叉环节紧凑度,避免消极内耗。三是抓好贯彻执行,促进政策落实。采取从上到下方式,约束领导者权力和利益范围。加强政策指导,保证准确实施,避免执行偏差。注意政策反馈,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四是加大监管力度,实施有效督导。完善监管制度,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有效性,避免流于形式。明确监管部门权限,加强相互配合。跟踪违规事件处理,降低违纪行为频率和概率。将公众监督作为主要手段,弥补监管部门执行力的不足。五是突出重点问题,把握关键环节。提高人员素质,认真履行职责。准确把握政策,防止执行偏差。正确把握灵活性,避免倾向性。坚持公正原则,避免利用政策弹性谋取或交换利益。综上,完善公务用车管理体制无需拘泥于形式,针对配备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对策,提出具体措施,调整体制机制为最佳策略,更符合我国实际。
其他文献
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因为水利工程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其质量控制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其质量监督管理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我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成了学校和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为了弥
军休干部为国防建设、国家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依法保证他们享受应有的关怀和保障,度过安乐丰富的晚年生活既是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任务,也是军休安置服务管理机构的职责所在。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黔西南的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教育规模大改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两基”攻坚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总结的“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重温这“十个结合”.深感其意义的重大和深远。是我们今后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必须深刻铭记并继续践行的。下面谈一点对“必须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的认识和感想。
期刊
本文以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分配中的不公问题作为研究内容,力图为保障性住房分配正义提供一些由特殊到一般的学理性思考。  保障性住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和社会根据相关的国
公路交通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经过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公路货运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公路运输行业的竞争加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极大地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在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放松意识形态工作。是对党的工作的根本要求。我们要进一步理解坚持改革开放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机联系.把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巨大实际成就.转化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认同。就此问题.本刊特约记者近日专门访问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