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浪潮把人类社会推向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新媒体时代。作为一种科技用语的“新媒体”,常被用来指代现代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作为一种传播用语的“新媒体”,它以信息资源的海量性和交流方式的快捷低成本性,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娱乐社交等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依托于数字、移动通信、互联网络等技术向大众传播信息,具有互动性本质特征、即时性时空特征、个性化信息特征,成为人们获取所需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人际交往和表达个人意志的便捷渠道。新媒体时代打破了受时间和空间所限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模式,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提供新的交流空间、交流方式、交流内容、载体合力、自身需求。但也弱化了以单向灌输为主渠道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素在新媒体环境下日渐式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遭遇新媒体解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能力不足,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陷入价值认同危机的困境。立足新媒体背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递中国好声音,这不仅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新使命,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自身发展的新机遇。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是新媒体时代的需要。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①新媒体时代话语传播呈现出话语主体“泛化”、话语空间复杂化、话语内容碎片化、话语载体多样化的特点,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呈现出话语主体的主体性特征更为凸显、话语语境更为复杂、话语内容更为丰富、话语交往更为便捷的特征。新媒体时代也给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提出了新要求,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具备:思维辩证、旗帜鲜明、理论通透、运用娴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和掌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晰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②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承担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宣教功能和政策导向功能,所以,发挥好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功能一刻也不能放松,增强话语权,警惕话语霸权。再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要求:“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①以此为契机,基于新媒体视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就要努力构建系统性的话语结构体系。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马克思的语言思想、列宁的灌输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新媒体为时代背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提取传播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借鉴西方关于话语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沿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基本理论、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及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影响的分析脉络,以话语的转变为突破口,重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涵、要素、结构以及话语理念、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转译等方面因新媒体而产生的挑战,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提供理论积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以政治性、价值性、开放性、时代化、生活化的创新原则为约束,以福柯的“权力话语”、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理论借鉴,以整合、坚守、廓清、创新的辩证思维为思维方式,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形式创新、内容创新、转译创新方面的具体路径:形式创新主要是意识形态话语和学科形态话语的文本话语创新,生活话语和网络话语形态的实践话语创新。内容创新主要是基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并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同时吸收网络话语内容和生活话语内容。转译创新主要是以整体的转译视野、差异的转译方式、适度的转译原则、创新的转译方向对意识形态话语、学科话语、实践话语进行恰如其分的转化和翻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要遵循这样的创新对策,构建与新媒体时代相适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指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