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与其说是对否定名物化论者的挑战,不如说是对名物化理论本身的修正和补充.名物化研究在英语中相当发达,主要语言学流派对这一问题都有所论述.而关于名物化的范围,即是否包含"转类"(Conversion)似乎意见不一,但是这一问题并未引起争议.在汉语界,关于名物化这一说法的争论从时间上来说,主要集中在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之前.朱德熙先生就坚决反对名物化这一说法,而也有一些语法学家支持这一说法.他们争论的焦点问题就是动词或形容词作主、宾语时的词性问题. 作者在论文中指出"名物化"总是带有一定的形态标志,这样便可以把英语中的"转类"排除在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混乱.同时这一特性也有利于在汉语中重新引入名物化这一概念.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既适用于英语又适用于汉语的名物化概念,即通过添加一定的形态标志使非名词性语言结构转变为名词性的语言结构;之后,又提出了一个"动静图式(The MOTION-REST Schema)".希望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词汇层面名物化现象的本质进行解释. 论文共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概述,论述了英语界和汉语界学人对名物化的研究,并在必要时对某一种观点作一简要评述,而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文的写作目的;第二部分阐述了英汉语词汇层面名物化的对比基础,主要想界定汉语的形态以及字缀这两个颇具争议的问题;第三部分就英汉词汇层面名物化标志的来源作了历时性的论述,比较二者之间的异同;第四部分指明了英汉词汇层面名物化的分类及特点;第五部分提出了一个意象图式,希望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名物化现象的本质作出阐释;第六部分指出了英汉词汇层面名物化的文体标志功能,其中引用了英国的朗曼—兰开斯特语料库(Longman-Lancastercorpus)以及伦敦—郎德语料库(London-Lund Corpus)的一些有关英语词汇层面名物化的数据;第七部分是结束语,指明了该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末附录列出了作者在写作论文过程中搜集到的一些常用的英汉语名物化词缀.由于作者才疏学浅,文中不免有疏漏与错误,敬请诸位先生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