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的长期大量开采,所引起的大气、水体、土壤等生态环境问题,必然导致矿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下降。为了实现煤炭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采煤塌陷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目前针对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选取淮南潘谢采煤塌陷区作为研究对象,对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量化研究,建立了基于向量模法的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对富余度模型,并结合使用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模型,对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为了更加明确的阐述研究的内容,具备实际的理论应用和指导意义,选取了潘谢采煤塌陷区中潘一、潘三、谢桥、顾桥、丁集等主要的塌陷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污染物权重系数法并结合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塌陷区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环境承载力的状况,分析总结了它们的演化规律。最终以潘三采煤塌陷区为例,将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组成部分划分为塌陷区大气环境、塌陷区水环境、塌陷区土壤环境、矿区环境及矿区管理技术水平五类一级指标,每类一级指标均有所对应的二级指标构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并运用向量模法综合量化计算了潘三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承载力,并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模型作对比。所提出的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对具体采煤塌陷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有一定普适性和借鉴意义。基于向量模模型,潘三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承载力量化值为-0.1989,即超载19.89%,与环境承载力相对剩余率模型的计算结果-0.1956极为接近,因此向量模法能够实现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定量化,计算结果比较可靠,模型的构建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