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测单节段L4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 lolisthesis,DLS)患者椎旁肌的MRI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变化,同时探究其相关意义。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于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DLS患者的临床资料。从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共335例)中按照时间顺序排列,通过查找随机数表,抽取60例病例为滑脱组;同法从同时期我院仅有局部下腰痛或下肢疼痛症状而行影像学检查,但结果并无明显阳性发现的患者(共377例)中挑选60例病例为对照组。使用我院PACS系统获得该120例患者(滑脱组60例,对照组60例)的腰椎MRI图像,并选取横断面上第4腰椎下终板层面T2加权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Image j)逐个绘制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和L4椎体的轮廓,并测量其CSA。对每例患者均分别测量双侧多裂肌、双侧竖脊肌、双侧腰大肌CSA并取其平均值。同时以该扫描层面L4椎体CSA作为基准值,使用椎体左右两侧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CSA平均值与L4椎体CSA的比值来反映肌肉萎缩的程度,若该比值越小,则意味着其萎缩程度越严重。研究结果:1.滑脱组双侧多裂肌平均CSA为7.81±1.06cm2,对照组双侧多裂肌平均CSA为8.61±0.81cm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双侧腰大肌平均CSA为13.06±1.92cm2,对照组双侧腰大肌平均CSA为13.73±1.77cm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双侧竖脊肌平均CSA为15.31±2.97cm2,对照组双侧竖脊肌平均CSA为15.00±2.61cm2,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两组比较多裂肌、腰大肌C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滑脱组显著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竖脊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滑脱组多裂肌比值为0.54±0.05,对照组多裂肌比值为0.60±0.04,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腰大肌比值为0.89±0.04,对照组腰大肌比值为0.95±0.0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滑脱组竖脊肌比值为1.04±0.08,对照组竖脊肌比值为1.03±0.05,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对比两组组内不同年龄段双侧多裂肌CSA平均值及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一步经过两两比较得40-50岁人群>50-60岁人群>60-70岁人群,其余指标组内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相同年龄段各指标比较,对照组40-50岁人群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显著大于滑脱组(P<0.05),50-60岁人群多裂肌平均CSA及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显著大于滑脱组(P<0.05),60-70岁人群多裂肌平均CSA及多裂肌比值、腰大肌比值显著大于滑脱组(P<0.05)。4.各年龄段滑脱组多裂肌CSA平均值和多裂肌比值的减小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即随着年龄的增加,滑脱组多裂肌萎缩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滑脱组腰大肌萎缩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研究结论:1.多裂肌的退变萎缩与单节段DLS具有相关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DLS能加剧多裂肌的退变萎缩;2.腰大肌的退变萎缩与单节段DLS具有相关性,而随着年龄的增加,DLS未能明显加剧腰大肌的退变萎缩;3.竖脊肌的退变萎缩与单节段DL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