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自1999年正式启动至今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13年。作为语文新课改的纲领性文件,新课标也在这十几年中经历了时间与实践的双重考验。回顾过去十几年中做出的改革与探索,我们始终抱着反思的态度,审视其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诗歌无疑是这绚烂文明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西方文化思想的碰撞,诗歌教学也发生了许多转变。由此,笔者便从诗歌文本入手,致力于研究诗歌教学中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究原因,提出应对之策。诗歌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研究在语文学科研究领域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项研究课题。作为阅读教学研究的一部分,它肩负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重担。特别是新课改之后,阅读教学又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感悟能力的重任。诗歌在文学中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它们语言优美而含蓄蕴藉,意境朦胧而深远,结构精巧而灵活,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最能体现诗歌的这种特性。然而在现今诗歌教学当中却未能挖掘出诗歌的这种美,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或采用与小说、散文等文体相同的解读方法,或不能深入、解读出诗歌文本的深层意蕴,或只停留在对诗歌文本表面的理解之上,以至于始终没有走上诗歌文本解读的正轨,反而随着中考或高考的指挥棒越来越偏离,本篇论文便是在这种背景下生成的。本文第一章对诗歌教学中文本解读的现状做了全面考察,通过分析文本解读的浅层化、应试化与程序化指出了当前诗歌文本在解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又通过层层论证得出了诗歌文本解读教学研究在诗歌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本文第二章从诗歌文本入手,通过细读诗歌文本的意象性,把握诗歌文本的开放性,领悟诗歌文本的审美性,发掘诗歌文本的多义性,研究诗歌文本解读的特点。本文第三章以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划分出几种典型的诗歌文本品类并细致分析了这几种诗歌类型的品质特性。本文第四章根据第一章文本解读现状考察中提出的问题,以第二章诗歌文本特性的理论为指导,参考第三章现行教材中的诗歌的品质特性,将它们纳入到实践当中,提出了诵读、描述、对话、感悟这四种文本解读策略,进一步指出了各个策略的关注点与落脚点,为诗歌教学的深入落实提供了详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