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PM2.5治理绩效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biao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然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在带来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众多的“城市病”。特别地,以细颗粒物(PM2.5)为代表污染物的地方性雾霾事件频发,对居民身心健康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近年来,推进PM2.5治理,打赢蓝天保卫战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之一。各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制定治理方案,从资金投入、人员投入和技术投入等方面采取了大量的PM2.5治理措施。那么这些治理措施的效果如何?如何保证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实现经济稳态发展和PM2.5治理的双赢?城市PM2.5治理绩效,体现了资源环境投入转化为经济产出与PM2.5排放的效率,是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和新工具。因此,通过准确评估城市PM2.5治理绩效并进一步提升,不仅可以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可以为PM2.5治理奠定基础。
  然而,现有关于环境治理绩效的研究大多以经济增长作为单一产出,部分学者考虑了工业“三废”,但鲜有研究将PM2.5排放这一目前首要污染物纳入到环境治理绩效的评价框架中。因此,本文从我国城市PM2.5排放现状出发,考察不同城市的PM2.5治理措施,综合评估不同城市PM2.5治理绩效,实证检验影响PM2.5治理绩效的因素,探讨城市PM2.5治理绩效提升策略的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PM2.5治理绩效的策略。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
  ①分析我国城市PM2.5排放现状及治理措施。从整体来看,在2003年-2017年期间,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PM2.5污染较为严重,污染界限随时间向南和向西移动。112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年均PM2.5浓度值为50.26ug/m3,仅8个城市为轻度污染。同时,利用Kaya恒等式和LMDI分解法测算了影响样本城市PM2.5排放的因素,结果显示:能源结构变化对PM2.5排放有抑制作用,而能源强度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对PM2.5排放有促进作用。最后,梳理我国城市PM2.5治理发展历程及措施可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起步较早,国家和地方政府从资金投入、人员投入和技术投入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PM2.5治理措施。
  ②评估我国城市PM2.5治理绩效静态、动态和空间差异特征。首先构建城市PM2.5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算样本城市PM2.5治理绩效的静态特征,从整体来看,我国城市PM2.5治理绩效水平偏低,年均值仅为0.5007,远小于SBM有效值1,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PM2.5治理绩效水平较高;从单个城市来看,玉溪市拥有最高的效率值,深圳市和常德市等城市PM2.5治理绩效水平表现较好,而安阳市、开封市和焦作市等城市PM2.5治理绩效相对较低。此外,我国城市PM2.5减排潜力巨大,年均减排潜力为55.16%,超过一半以上的城市拥有较大的减排潜力。同时,利用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力指数模型考察样本城市PM2.5治理绩效动态特征,结果显示PM2.5治理绩效水平在研究期间有明显的提升。最后,利用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我国城市PM2.5治理绩效空间差异性,结果显示PM2.5治理绩效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全局空间集聚特征,且在时间序列上波动趋势明显;局部空间分析结果显示,“高-高”集聚区城市主要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且集聚区南界随时间逐渐北移,“低-低”集聚区城市主要位于陕西省、山西省、河北省和河南省。
  ③分析我国城市PM2.5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从结构变动、环境规制、技术进步和经济体制四方面识别PM2.5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利用面板Tob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样本城市的因素,结果显示:在全国层面,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城市PM2.5治理绩效呈倒“U”型曲线关系。技术进步与城市PM2.5治理绩效为显著正相关,而产业结构和外资依存度与城市PM2.5治理绩效为显著负相关,环境规制对我国城市PM2.5治理绩效并未起到积极的作用。从区域层面,经济发展水平仅对东部城市PM2.5治理绩效为显著正影响,产业结构仅对我国中、西部城市PM2.5治理绩效具有显著负影响;外资依存度对东、中和西部城市PM2.5治理绩效均为显著负影响。
  ④研究我国城市PM2.5治理绩效的提升策略。基于经验挖掘理论、文本挖掘语义识别分析法设计了一套我国城市PM2.5治理绩效提升策略的方法。该方法利用Python编程对我国PM2.5治理绩效表现较好城市的治理经验措施进行挖掘,并将这些措施根据PM2.5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聚类。基于挖掘出的PM2.5治理经验措施,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强化科技支撑、推进经济转型、优化外资引进和完善环境规制等方面分析探讨了提升我国城市PM2.5治理绩效的策略。
  论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出发,针对我国城市PM2.5治理绩效这一核心问题,深入分析了我国城市PM2.5排放现状、治理绩效、影响因素和提升策略。本文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城市PM2.5治理绩效的研究内容,也为提升城市PM2.5治理绩效水平提供借鉴参考。
其他文献
东革阿里(Eurycoma longifolia)为苦木科东革阿里属植物,产自东南亚地区的一种传统草药。本论文以马来西亚东革阿里树根为原料,先提取纯化出东革阿里总黄酮和多糖,再进行结构鉴定,最后用不同的生化指标和细胞模型评估其生物活性,即东革阿里总黄酮的化学和CAA抗氧化活性、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和抗AAPH氧化溶血活性。选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东革阿里总黄酮,黄酮的吸附率为76.57%,经冻干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史,更是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选择确立并开拓创新实现初心使命之道路的百年史。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走自己的路”,走出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救国之路”“建国之路”“富国之路”以及“强国之路”,其中蕴涵着深厚的哲学基础、丰富的本质内涵、突出的斗争精神以及鲜明的理论主题。新的历史方位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期刊
[摘要]在强调国家现代化发展和社会基层治理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民族地区是打造特色治理体系、促进国家边疆稳定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社区作为落实顶层设计任务要求和面向一线群众的基础单元,面对着各项新发展要求和现实挑战,如何实现其现代化治理成为重要议题。本文以南宁市青秀区社区治理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实践的分析,发现问题并通过协同治理视角为民族地区社区治理的实践与发展提供的理论基础,探索未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其病因。方法: 对58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病诱因,梗塞时表现,梗塞部位,并发症等危险因素方面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结果: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以男性为主,具有临床表现典型,血管病变简单,死亡率低,预后相对良好等特点。结论: 吸烟、饮酒是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主要诱因,冠脉血管以单支病变为主,发生心功能不全较少,及时予以再灌注治疗对降
期刊
抑郁症是一种广泛流行的精神性疾病,确切病因尚不清晰,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逍遥散方作为中国治疗抑郁的经典复方,有一千多年治疗抑郁症等疾病的历史,但其活性成分复杂,作用机理还不明确。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在抑郁症的发生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预防和治疗该疾病的新靶点。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多种中草药复方可能是通过影响或重塑肠道菌群发挥其功效。因此,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我们猜测以逍遥散为基础的复方中草药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多样性、结构、功能及特定分类群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是一种传统的可食性海藻,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四大经济栽培海藻之一。龙须菜含丰富的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脂肪含量极低,被誉为“瘦物”,多糖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采用酸提法制备的龙须菜多糖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降血糖及抗光老化等功效。本论文通过柠檬酸提取法制备龙须菜多糖(GLP),对其基本化学组成、结构和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并研究GLP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血脂小鼠的脂质代谢调节作用及机理,同时研究GLP对正常小鼠和高血脂
蛭弧菌为一类可裂解其他细菌的寄生性革兰氏阴性菌,对水产养殖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但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为获得盐度适用范围广的蛭弧菌,本文以一株枯草芽孢杆菌为宿主,采用双层平板法,自广东一浅滩养殖水域分离获得目标菌株BDN-1。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及16SrDNA分析,鉴定为Bdellovibriosp.BDN-1;对其进行了基本的生物学特性分析,阐明了其广盐性特征,并发现Bdellovibriosp.BDN-1仅能利用活的宿主菌。
  为增强蛭弧菌裂解
甜玉米因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而广受关注,但其叶、芯、须等农业废料却一直被忽视,极大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造成资源浪费。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化学物对于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却甚少有文献对甜玉米果穗中的相关指标进行系统研究。本课题通过探究甜玉米果穗各个部分的植物化学物组成、含量与细胞、总抗氧化性,建立完整甜玉米果穗的抗氧化特性体系。同时,选取其中具有研究与应用价值的部分(玉米须、渣、汁),进
超声波辅助冷冻(Ultrasound-assisted freezing,UF)是一种新型的快速冷冻技术,近几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其在食品工业中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正交叠加的超声波场和多频超声波对果蔬产品冷冻过程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果蔬产品的冷冻效率并改善其解冻后的产品品质,从而促进超声波在食品冷冻工业中的应用。本论文首先考察了超声波冷冻腔体中场强分布情况,以及不同超声波参数对空化效应的影响;然后,以新鲜马铃薯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单频超声波不同作用参数和正交
摘要: 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综合多项生态系统服务评价识别生态源地,运用最小成本路径模型构建生态空间网络并概化为拓扑结构。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将生态网络的稳定性测度进行拆解,静态上对生态网络的整体结构性特征、斑塊与廊道的中心性进行评价,动态上借助节点移除实验,模拟随机自然灾害和刻意人为破坏2种情景,分析其网络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长三角内生态网络呈现“一核多廊”的空间格局,以浙皖交界的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