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机制的失调与优化思路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w100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大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研究,目前可谓如火如荼地绽放于国内外学界,学术成果丰富多彩。就大众文化而言,欧美学界两个享誉世界的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对其论述就可略窥一斑,这两个学派的代表学者们从大众文化的生成、传播、价值等各个维度出发,对其作出了许多科学的阐述;红色文化是我国独有的文化形态,国外对于它的研究相对比较少,然而国内却大相径庭。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大众文化和红色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大众文化和红色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学者们对这对风牛马不相及的文化形态进行观察时所遵循的思路几乎相同,开出的治理“药方”也无大异,但是为什么在大众文化异常繁荣的当下,红色文化却十分萧条?显然,红色文化传播机制的病变和失调要为红色文化的失落埋单。红色文化传播机制失调具体表现:首先是红色文化信息系统发生了病变,体现为红色经典褪色,红色文化走向媚俗化等;其次是红色文化媒介系统出现了严重依赖大众媒介,受其控制的问题;再者处在多元文化“竞艳”下的当代红色文化传播,其优良的传播氛围已经被稀释和消解。借助于大众文化风靡的经验,当下要想拓宽和发展红色文化的影响力,构建更加健全的社会主义主体价值观,就必须做到对红色文化创新与挖掘相结合,使其信息系统得到丰富;冷媒介向热媒介回归,使其媒介系统得到改良;开发与保护并进,使其环境系统得到重塑。
其他文献
期刊
大众传播的发展推进了农村的社会变迁,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大众传播在解构传统农村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对村落文化进行重组和更新,尤其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涂尔干指出“社会
采用管道输送燃气是目前最有效、最直接的一种输送方法。在北京引进陕甘宁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中,为满足高压要求,确保管道运行安全,采用了氩弧焊打底的焊接新工艺。一、氩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