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法。鼻咽癌恶性程度高,容易浸润和扩展到周围的正常器官和组织。其中,咽旁间隙是最常见的侵犯部位之一。咽旁间隙侵犯的发生率约为72.5%-84.4%。咽旁侵犯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目前尚无统一意见,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对鼻咽癌咽旁侵犯的定义和划分不同。
研究目的:通过对鼻咽癌咽旁侵犯的预后研究,明确咽旁侵犯是否影响预后,并对多种划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寻求能较好反映预后的划分,对临床分期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材料与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0年1月~2000年7月经病理确诊的、初治的、非转移的鼻咽癌病例176例。阅读CT资料,记录肿瘤原发灶及颈部淋巴结侵犯范围,其中咽旁间隙的侵犯程度根据多种划分方法分别进行记录。按照92福州分期标准重新确定患者的TNM分期。所有信息建成数据库。以疾病相关死亡、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为生存观察指标进行随访。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og-Rank法对生存率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Cox风险比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中位随访时间70个月。全组病人鼻咽复发21例,出现远处转移35例。5年总生存率为72.1%,5年无瘤生存率为70.0%,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0.0%,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6.5%。咽旁侵犯的发生率为81.8%。咽旁间隙受侵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性。单因素分析中,咽旁侵犯(有vs.无)、按SO线划分的咽旁侵犯(0级、1级、2级)、按香港Sham三条线划分的咽旁侵犯(0级、1级、2级、3级)、按双侧茎突连线划分的咽旁侵犯(0级、1级、2级)、Heng划分的咽旁侵犯(0级、1级、2级)对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咽旁侵犯(有vs.无)不能独立的影响预后,需根据侵犯程度进行分级。分级后的咽旁侵犯均能独立影响生存和/或远处转移。在纳入各种划分的多因素分析中,Sham划分的咽旁侵犯在众多的划分方法中预后意义明显,独立影响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相对于无咽旁侵犯,92划分的咽旁侵犯2级是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2级vs.0级的相对危险度为3.758,95%可信区间为1.079-13.089(P=0.038)。相对于无咽旁侵犯,Sham划分的咽旁侵犯3级对远处转移的影响显著,是远处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3级vs.0级的相对危险度为6.590,95%可信区间为1.398-31.057(P=0.017)。
结论:咽旁侵犯的发生率高达81.8%,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咽旁侵犯应该根据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未分级的咽旁侵犯不能独立地影响预后,分级的咽旁侵犯能独立影响生存和远处转移。向后发展和向外侧发展的咽旁侵犯对预后的影响突出,向外侧发展的咽旁侵犯倾向于远处转移,向后发展的咽旁侵犯明显降低总生存。建议UICC分期应根据咽旁侵犯的程度进行分级,将部分T2期的病例划归为T3期,以更好的体现其预后价值。随着放疗技术的改进,咽旁侵犯失去了导致局控失败的倾向,但仍然保留对远处转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