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是我国体育史上的一件大事。为将本届奥运会办成一届独具特色的盛会,我国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其中以“人文奥运”最具中国特色。“人文奥运”理念实现的程度决定着能否“举办一届独一无二的奥运会”,能否“留下独一无二的奥运会遗产”。为完美实践“人文奥运”,道德建设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加强竞赛道德建设,是保证“人文奥运”理念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 由于我国竞技体育职业化较晚,有关竞赛道德方面的研究较少,只是粗略的体现在体育道德之中。研究范围只是针对某一项目或从某一层面进行研究,缺乏系统性,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为此,本文以北京奥运会和竞赛道德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竞赛道德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论: 1、纵观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无论是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还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都蕴涵着丰富的道德价值,反应了人们对“真、善、美”道德境界的美好追求。 2、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不可能脱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而独立存在。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状况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有制约作用。 3、奥运会的商业化运作及职业化推行,导致人们价值观异化,是造成竞赛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加强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竞赛道德建设的前提,是营造良好竞赛道德氛围的关键。 4、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及其蕴涵的道德价值可为奥林匹克运动理论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会极大的激发国民的自豪感及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