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地区尤其是紧邻城市中心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价值和资产价值越发显现,流转现象已相当普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实现农村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重要举措。其中,实现集体建设用地的资源效用和资产价值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内在动力。因此,对流转价格的研究是顺利进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重要前提,而如何有效地实现集体建设用地的真实价值,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的合理评估就是重要保障。通过分析与研究,笔者主要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
(1)永川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模式是“租赁模式”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笔者结合改革试点要求,探索新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即“结合集体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土地实物出让流转模式”,并基于此模式划分了流转的主要类型为集中流转型和零星流转型;
(2)参照《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确定以多图叠加分析和综合打分的方法划分均质区域,以成本法评估集中地块,以成本法和剩余法评估零星地块,且结合永川区实际情况分别明确了估价方法的参数测算方式;
(3)选择青峰镇作为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的具体研究区域,结合之前的评估方法研究和在青峰镇的实地调研与资料收集,划分了Ⅰ区、Ⅱ区、Ⅲ区共三个均质区域,并分别对均质区域内的集中地块和零星地块进行估价,最终得到了青峰镇集体建设用地分商服、工业、居住三种不同用途的集中地块和零星地块基准地价表和基准地价图,并编制了基准地价修正体系,通过分析,估价结果最高29.79万元/亩,最低17.90万元/亩,低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高于征地综合区片价,适宜性较好;
(4)最后综合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评估在流转中的应用,包括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保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土地供应、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的土地需求、促进农村土地交易所集体建设用地实物交易、保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