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该领域目前已迈入“智能机器人”阶段,同时也面临若干新的挑战。“智能机器人”需以完备的感知技术为基础,实现多维度信息感知与反馈,具有推理、决策、规划等自主执行能力。然而,目前现有的感知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智能机器人的感知需求,导致其难以在黑暗、浑浊、狭窄区域以及集群条件下进行敏捷移动与作业。此外,感知需求的增长导致机器人功耗增加,而机器人可利用空间的局限性限制了自身储备能源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该领域目前已迈入“智能机器人”阶段,同时也面临若干新的挑战。“智能机器人”需以完备的感知技术为基础,实现多维度信息感知与反馈,具有推理、决策、规划等自主执行能力。然而,目前现有的感知设备还不能完全满足智能机器人的感知需求,导致其难以在黑暗、浑浊、狭窄区域以及集群条件下进行敏捷移动与作业。此外,感知需求的增长导致机器人功耗增加,而机器人可利用空间的局限性限制了自身储备能源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亟需研究先进的新维度感知技术,实现对未知环境的高适应性、低功耗感知。新型仿生触觉感知装置作为机器人视觉、听觉感知的补足与延伸,通过与外界直接接触获取感知信息,可有效协助“智能机器人”增强感知能力、提升感知精度、扩充感知维度。仿生触觉感知装置参照生物组织、感觉器官等结构特点,可与多种传感机理相结合形成多类型传感器。其中,仿生摩擦电式触觉传感器基于摩擦起电与静电感应效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自供能、灵敏度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自驱动仿生触觉感知领域。因此,本文将仿生结构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原理相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仿鼠类触须毛囊结构的摩擦电式触觉传感器以应对机器人感知能力不足、感知功耗增加等方面的挑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耦合鼠类触须毛囊结构与独立层模式TENG工作原理,设计了一种仿鼠类触须毛囊结构的摩擦电式触觉传感器(Bionic Triboelectric Tactile Sensor,BTTS)。通过实验探究与对比分析,优化BTTS感知单元材料及尺寸构成,确定最佳构成方案并完成器件制作。并根据传感器结构与欧拉-伯努利(Euler-Bernoulli)无阻尼梁方程对BTTS受迫振动模型进行构建与模态分析,通过求解力学模型边界值得到BTTS前三阶固有频率,探究了传感器固有频率、触须横向位移响应、触须刚度、触须模态间的响应关系。同时,结合独立层式TENG理论,探究了BTTS机电转换特性,并通过静电学仿真研究得到进一步验证;随后,使用LinMot-E1100-RS线性电机、KEITHLEY 6514静电计、信号放大滤波装置、信号处理装置、NI采集卡及LABVIEW可视化程序搭建触觉感知测试平台,利用该测试平台对BTTS感知能力进行测试,测试过程采用控制变量法,系统性验证了BTTS在不同主动接触条件下对触觉信息的高效感知能力,探究了仿生触须偏转位移、偏转频率、偏转高度、偏转方向与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之间的响应关系并通过归一化电压的变化趋势进一步证明了BTTS整体结构的可行性与稳定性;最后,构建了基于BTTS阵列与机器人JetBot的触觉感知系统,搭建障碍物实验场对该系统触觉感知能力进行测试,通过耦合航位推算、坐标系转化、拓展卡尔曼滤波算法、系统运动模型与观测模型等方法与模型,实现了基于BTTS触觉感知系统的反应式避障和局部地图构建,测试结果充分说明了该系统应用于机器人触觉感知的可行性与鲁棒性,展现出其进一步应用于未知环境探测、船体检测、人机交互中的价值与潜力。
其他文献
氢燃料电池作为绿色环保的动力装置,因其独特优势在船舶领域有着广阔前景。为实现船用燃料电池的规模化应用,需要解决氢燃料的供给问题,而通过甲烷重整工艺在船上现场制氢是一种较为理想且经济高效的氢源解决途径。现阶段对甲烷重整的研究主要以改善反应器结构和催化剂活性来提升反应性能。基于当前这些研究,本文以微通道反应器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耦合甲烷蒸汽重整和催化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探究了催化剂涂层结构
铝及其合金因为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及易加工等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于社会生活、国防发展等众多领域。但其也存在着表面硬度低、易磨损、易腐蚀等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铝合金的应用场景,缩短了铝合金制品的使用寿命。为了改善铝合金的性能,采用相应的处理技术对铝合金进行强化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采用微弧氧化和电泳沉积技术在ZL109铝合金表面制备了防腐减摩复合涂层。经过测试分析,复
机械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金属磨粒,这些金属磨粒会进入到机械设备的油液系统中,并会随着润滑油进入到摩擦副中。由于这些金属磨粒的硬度相对一些摩擦副的接触面来说较高,会拉伤摩擦副表面,加剧设备产生异常磨损,从而影响到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而要避免油液中的金属磨粒对机械设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对油液中的磨粒进行及时地检测,并分析这些金属磨粒中蕴含的丰富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的船舶数量以及船舶吨位不断提升。伴随着船舶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大量智能化设备产生的热量需要一种高效的换热设备将其散出,以保证船舶的安全运行。而脉动热管作为一种新兴的换热设备,其体积小,重量轻,换热效率高,是有望解决船舶智能化设备高效散热的手段之一。液态金属是一种具有特殊物理和化学特性的新型功能材料,其常温下处于液态,并且具有热导率高,导电性强等性质。本文将液态金属(Ga75
随着船舶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构建科学的实时监测与性能评估系统可以实现船舶系统及设备健康状态的有效量化。船舶变频海水冷却系统作为最重要的热交换系统直接影响着船舶的安全航行,系统状态参数与噪声污染不断受到船舶热负荷与海水温度变化的影响,系统工况的频繁变化更提高了系统性能状态评估的难度,而传统统计学理论和机器学习法又无法准确预测非线性、时变性数据,难以形成精确有效的预测评估系统,因此构建一种精准的
水下自主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洋勘探和水下作业的无人水下平台,由于摆脱了传统水下航行器缆线的束缚,能够在无人操纵的情况下在深海缺氧、高压、低温的恶劣环境下高效地完成水下作业,同时也具有成本低廉、外型轻量、适用范围广等独特优势,因此AUV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水下航行器的关键技术问题在于其智能化水平。水下自主航行器能在复杂
科考船作为海洋探测与研究的重要平台,其装备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海洋科技实力。深海科考船绞车系统作为海洋科考装备中的一部分,常用于海洋科考船上深海地质取样、海底生物拖网取样以及放置海洋探测仪等,是探索海洋不可或缺的装备。随着海洋科考逐步从近岸走向远洋,科考船作业深度也越来越深,其绞车系统的缆绳也会越来越长,目前,绞车卷筒容绳量已超过13000m,这对深海科考船绞车系统设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而我国
摩擦副润滑过程中,壁面受油膜压力产生的弹性变形以及其表面织构诱导产生的空化效应相互作用,对摩擦副的润滑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对弹性材料表面微织构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中均未考虑织构诱导空化效应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弹性材料表面微织构对摩擦副润滑特性的影响开展模拟和实验研究,考虑空化效应和壁面的弹性变形,并与刚性材料表面微织构的模拟和实验进行对比分析。数值模拟方面,建立考虑空化效应的二维弹性织构计算
船舶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NOx),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为了减少船舶氮氧化物的排放,国际海事组织已制定了日益严苛的NOx限排法规。NH3-SCR技术具有良好的脱硝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柴油机尾气净化领域。目前,船用SCR脱硝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是V2O5-WO3/TiO2催化剂。然而,V基催化剂在中低温范围内的催化活性、抗中毒能力却相对不足,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具有活性温度窗口宽、抗
航运业在全球运输行业中占据关键地位,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及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总量大,占比高,国内国外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推动航运业朝节能、高效、环保的方向发展,因此,具有清洁环保优点的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已成为研究热点。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装置,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的特点。其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PEMFC)具有运动部件少、排出产物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