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道德建设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37618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产生到壮大,并不断走向成熟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民心、团结人民的胜利。伴随着革命的实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道德建设。它凝聚了民心,增强了党的战斗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深入分析研究这一时期党开展道德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从而为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些许启示。根据革命形势的变化,党的道德建设也相应的划分为四个阶段:建党初期到大革命时期(1921——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经过这四个阶段的探索,党的道德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直接配合了共产党正面战场的对敌斗争,形成了井冈山、长征、延安等精神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培育了新型的共产主义国民精神,实现了国民性的改造。形成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使党始终走在文化的最前沿,推动了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道德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要摆正道德建设的位置,正确估价道德建设的作用,其次要坚持阶级性原则,重视对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教育,关心群众的物质利益,塑造良好的执政形象,最后,要形式多样、方法科学,并根据革命形式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道德建设内容。在取得经验的同时,党的道德建设也面临不少问题,如过分重视思想斗争、阶级斗争,某些阶段由于错误的领导,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缺乏深入性等。这些经验教训给我国当今面临的道德滑坡现象的改善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要正确认识道德建设的地位,加强党自身的各项建设,改革政治制度,走群众路线,塑造民主、廉洁、高效的执政形象,并吸收宗教信仰的合理成分,改造传统道德,正确对待西方道德,培育社会主义新道德。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中学物理教学中十分重视各种思维能力的渗透和培养,如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等,而物理美学思维能力却往往被忽视,它也应是物理创新思维及能力的重要
大学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指在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党员中建立在团结、和睦的基础上以组织内部“自发学习机制”为核心,以学习、思辨和创新为基本特征,进行体系化的思考、开展团
在过去60年的发展过程中,韩国的居住用地政策经历了自由放任型土地区划整理方式、政府主导的公营开发方式、公共与民间合作的都市开发方式等多种演变方式,有力地调节了各利益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一直以来,潮汕地区被贴着“重男轻女”“超生地区”的标签,这离不开潮汕本地文化的浸染作用,其影响深远。在当今潮汕家庭的叙述视角下,探讨潮汕文化对其生育观念的影响程度和
随着建设花园城市的浪潮,各城市的居住区景观建设的品质都在不断提高。随着居住区景观建设的发展,注重居民的体验感的景观设计理念深入人心。为了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居住区开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共党人永恒的研究课题。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在职干部教育是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到中国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社会原有的阶层结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形成了一个多元的社会阶层结构,并
在小水电快速发展和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小水电站安全隐患严重,事故时有发生。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公共安全,切实加强建设项目安全监管,落实农村水电站防汛安全责任制度,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