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多数冠心病病人都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阻塞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症状,但少部分病人冠状动脉血管管腔没有明显狭窄,但是仍然可以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流缓慢,从而造成远端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症状.本文着重讨论中药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冠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 CSFP)方面的临床应用。冠脉慢血流现象是在冠心病的金标准检查——冠脉造影的检查中发现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的一种现象,是指冠脉造影未发现冠脉病变而远端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使用和普及,这种血管没有狭窄,但是血流比正常人明显缓慢的现象逐渐引起了临床的重视.有冠脉慢血流现象的病人通常都有临床症状,但对于冠脉慢血流现象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明确的治疗办法.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产生的病理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传统上认为是微血管功能失调,有学者研究表明冠脉硬化的早期阶段可以体现为冠脉慢血流,也有学者认为冠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的代谢异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真正的原因目前还缺乏更详细有力的研究。一般的抗心绞痛治疗对冠脉慢血流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2003年8月-2009年12月,我们选取76例有CSFP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现报告如下:方法:(1)76例研究对象均为2003年8月-2009年12月在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心内科住院并做过冠脉造影证实为CSFP的患者。(2)采用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由经过培训的人员随访观察,收集患者资料,完成病例观察表。(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两组间一般资料性别为计数资料,经X2检验验证两组间差异;年龄和病程为计量资料,经t检验验证两组间差异。两组间临床观察数据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组间定性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定量分析采用二分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X2检验和t检验验证两组资料的年龄、性别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两组资料具备可比性。两组间临床观察数据如下:(1)临床症状变化:疗程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X2=6.408,P=0.011<0.05。说明治疗组对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Logistic回归定量分析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是对照组的患者的3.322倍,使用通心络的患者较不使用通心络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2)心电图变化:疗程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X2=7.930,P=0.005<0.05.说明治疗组对心电图改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Logistic回归定量分析治疗组的心电图改善率是对照组的患者的3.980倍,使用通心络的患者较不使用通心络的患者心电图改善更明显。(3)冠脉造影显示冠脉血流的变化:疗程结束时,与对照组比较X2=38.609,P=0.000<0.05。说明治疗组对冠脉血流改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Logistic回归定量分析治疗组的冠脉血流改善率是对照组的患者的37.643倍,使用通心络的患者较不使用通心络的患者冠脉血流改善更明显。结论: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和血流恢复正常者优于对照组,表明通心络改善CSFP有效。而随着对通心络药物作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可以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摸索它的用途,探讨作用机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