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腐败作为世界性的难题,各国对于腐败研究的文章不胜枚举,并且各个领域都对腐败的影响从各自层面做了阐述。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检察机关对郭伯雄、周永康等122名省部级以上干部进行立案侦查,目前已经对薄熙来、郭伯雄等107名原省部级以上干部提起公诉。腐败问题的复杂性也说明了我们需要更好的理论指导,尤其是今天对于腐败问题的研究还不能对反腐实际工作形成很好的指导作用,尤其是当今学界对腐败的影响研究尚未达成统一共识,对腐败影响的定性——“掠夺之手”还是“帮助之手”,因此我们需要对腐败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入。因此,本文通过正反两个角度去论述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为腐败问题的理论研究贡献一点力量,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建议。制度和商业环境会深刻影响到企业资源配置、经营行为,也因此,地区的腐败状况会对企业行为和绩效产生重要影响。相比于国外许多文章着重于分析腐败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微观角度着手,结合交易成本理论研究腐败对于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利用2009-2016年的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检察年鉴》手工整理的腐败数据,经过实证检验得出腐败会使得企业交易成本增加,进而损害公司绩效。并且本文还从反面角度,利用十八大反腐运动这一准自然事件,运用DID模型侧面验证上述结论,发现相对于低腐败地区,反腐运动对于高腐败地区上市公司绩效的提升更加明显。另外,本文还进一步的探讨研究企业产权性质以及市场化改革的调节效应,发现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在腐败环境中表现更好,并且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遏制腐败的负面效应。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中国自身的制度环境和文化背景,对腐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是目前腐败影响效应的理论研究的有效补充。最后,本文也相应提出了建议,总体而言,制度环境是影响企业经营决策,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因此严厉的惩处腐败行为、净化政商关系是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绩效的重要举措,政府需要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给予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应该积极的进行市场化改革,继续践行“放管服”政策,做好“守夜人”的角色。并且可以考虑在国企引入民间资本,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更好的经营企业。企业自身也要认识到良好的政治关系的不可持续性,应注重于自身组织架构的建设、人员队伍的培养、产品的研发、市场拓展、客户维护,打造自身硬实力才能在市场中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