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孕35-37周女性阴道无乳链球菌携带状况、分离菌株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采用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无乳链球菌进行基因分型,建立数据库,以了解深圳地区无乳链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建立一种基于颜色判定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快速准确地检测无乳链球菌。 方法: 收集2013年01月-10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产前门诊孕35~37周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拭子,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进行无乳链球菌分离培养及鉴定,采用乳胶凝集法对分离得到的无乳链球菌进行血清型鉴定,采用K-B法测定无乳链球菌对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菌株进行基因型分析。针对无乳链球菌cfb基因设计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建立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无乳链球菌方法,通过在反应前预先将羟基萘酚蓝加入反应体系,实现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结果的可视化判断。 结果: 共收集标本1108例,分离鉴定得到无乳链球菌132株,分离率为12.0%。132株无乳链球菌中127株(96.2%)可被所用的血清分型试剂鉴定出明确的血清型,其中血清Ia型41株(31.1%),血清Ib型17株(12.9%),血清II型1株(0.8%),血清III型64株(48.5%),血清V型4株(3.0%),其余5株(3.8%)不能被鉴定为以上5个血清型。132株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三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为100%;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高达69.7%,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3.0%、46.2%、29.5%。对29株体外药敏试验表现为红霉素耐药和克林霉素敏感或中介的无乳链球菌加做D-试验,其中11株阳性,阳性率8.3%。132株无乳链球菌经SmaI酶切后其中114株可产生PFGE电泳图谱,被分为7-12条条带,大小在10-900Kb之间,图谱间相似度低于35%,经聚类分析可被分为2个大的分支。采用建立的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检测无乳链球菌和非无乳链球菌,结果显示仅加入无乳链球菌DNA的反应管变为天蓝色,可视结果与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成像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检测无乳链球菌纯培养物DNA的灵敏度为60pg/μl。 结论: 因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标本采集部位、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等不尽相同,各地报道的孕妇阴道无乳链球菌携带率有一定差异。深圳地区流行的无乳链球菌主要为Ia,Ib,II,III,V5个血清型,以血清III型最多,其次为血清Ia型。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头孢曲松100%敏感,青霉素仍可作为分娩期抗生素预防的首选药,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应根据其体外药敏结果选择用药。无乳链球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带型分散,充分体现了本地区无乳链球菌的基因多态性,但同一血清型间带型相似度相对较高。基于无乳链球菌cfb基因建立的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同时兼具方便、快捷、稳定、结果可靠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