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一材料的纳米载体易受到材料本身局限性及人体病理生理条件的影响,从而导致靶向治疗的效果不佳。在聚合物外包覆层亲水性物质,可保护胶束内部的药物分子不被外界吸附或降解,帮助药物逃逸网状内皮系统的摄取,延长药物循环时间,最终控制药物的释放,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经包覆具有两亲性聚合物的纳米粒载体,是一种在溶液中能自组装形成具有核壳结构的热力学稳定体系,其中的疏水内核可以装载难溶性药物,提高药物的溶解能力。本研究将PLGA纳米粒表面采用亲水性2-HP-β-环糊精(2-HP-β-CD)作为包覆材料,以期改善纳米体系的稳定性与生物相容性,增强表面亲水作用,对该体系在肿瘤靶向治疗中新的识别功能进行探索,寻找构建多种载体材料增加抗肿瘤药物靶向性的规律,解决影响单一载体材料体系稳定性差的共性关键问题。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采用改良的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紫杉醇PLGA纳米粒,考察了PLGA乙交酯/丙交酯共聚比、分子量及2-HP-β-CD包覆前后对纳米粒理化性质影响。透射电镜下观察,未包覆纳米粒表面存在大量孔洞,包覆后纳米粒表面包裹一层半透明物质,未观察到孔洞,二者均呈球形,体系均一性良好,得到纳米粒粒径均在140~210nm之间,包覆后纳米粒电位显著降低;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等方法表明紫杉醇以无定型状态由氢键等相互作用力与载体自组装,包覆后一部分紫杉醇通过2-HP-β-CD的疏水空腔包裹,利于载药,增加了纳米粒的包封率。2.采用透析袋法使模拟体内生物环境释药,结果表明pH对药物释放速度不产生显著影响,未包覆纳米粒突释明显,包覆后纳米粒均在480h达到释放平衡,二者随着载体分子量的增大药物释放降低,除共聚比为50/50之外,其他两个共聚比对释放速率的影响不大。因此,由2-HP-β-CD包覆纳米粒有助于药物的缓慢释放,防止紫杉醇纳米粒的突释,这有利于防止在体内发生短时间内血药浓度过高的现象。3.通过异常毒性评价和溶血性试验对包覆前后紫杉醇PLGA纳米粒进行初步安全性评价。包覆前后紫杉醇PLGA纳米粒对小鼠的异常毒性试验结果合格,制剂在制备过程中未产生异常毒性,血液相容性结果表明包覆前后纳米粒安全性存在差异,但均具有较高安全性。4.以罗丹明作为荧光探针,采用活体成像技术观察包覆前后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给药组在给药初期荧光分布在全身各处,PLGA纳米荧光探针随着时间延长荧光强度下降明显,分子量1万为载体制备的探针的荧光信号下降尤为显著。PLGA纳米荧光探针在给药30min之后荧光信号指示在肝脏/肾脏富集,到4h之后基本集中在肾脏和膀胱排泄。2-HP-β-CD/PLGA纳米荧光探针在30min之后基本集中在肝脏和肺,随着分子量的增大,载体在体内降解速度变慢,代谢时间延长。对市售紫杉醇注射液与载紫杉醇2-HP-β-CD/PLGA纳米粒在大鼠体内药动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2-HP-β-CD/PLGA纳米粒显著延长在体循环时间,提高血浆中药物浓度。全文通过对紫杉醇PLGA纳米粒制剂表征、安全性、体内药动学以及组织靶向性等研究,表明经2-HP-β-CD包覆后PLGA纳米粒可提高疏水性药物的包封率及在制剂中的溶解度;通过使用生物可降解性及相容性好的辅料,制剂安全性高,可用于静脉注射给药;减少纳米粒突释,可持续缓慢释放,从而使药物到达靶部位能够保持有效浓度;能够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特征及其组织分布,有效避开网状内皮系统识别和吞噬,延长体内循环时间,提高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