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知识城市构建过程中的智库建设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b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库作为专业从事决策与政策研究、咨询、建议的新兴非营利性机构,不仅代表着软实力中的一种硬实力,而且代表着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智商,它可以为知识城市发展提供知识生产、知识产品、知识创新和知识服务,是知识城市的促进者;知识城市具备雄厚的科技、信息、知识、人才基础,为智库成长、发展、壮大提供着天然环境和养料,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同时为我国走何种城市化道路以及如何更好地实现城市转型提供着最佳答案,是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题中之义。因此,结合西方经验和我国实际,对智库与知识城市的耦合共生、联动发展进行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不仅能为我国知识城市的又好又快发展和智库的健康成长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而且能为我国城市转型与城市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模型。论文首先从厘清智库与知识城市相关概念入手,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智库与知识城市的研究成果,然后对我国知识城市构建与智库建设现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全面分析了我国智库建设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论文以典型知识城市——伦敦、深圳为例,初略分析了其城市与智库耦合共生、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作用模式等内容,力图通过比较途径,为我国知识城市建设和智库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此后,论文基于中国现实环境和前述经验的总结,初步构建出知识城市与智库耦合共生的模型,主要分析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功能模式。最后,立足于现实政治、社会环境提出了促进智库发展的具体措施。对知识城市与智库耦合共生、联动发展的模型构建是论文的重要创新之处。论文力求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经验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全面揭示我国知识城市构建、智库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试图对二者作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研究,希望能够加强政府和决策者对中国知识城市和智库的了解,增强对它们的重视,在不断发展、改革、深化、完善的基础上,促使我国知识城市快速发展,为城市转型和城市化道路提供指导;促进智库健康发展,为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环境问题正成为世界性问题,并且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低碳经济被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其驱动力来自于全球对能源和气候安全方面的重视。在这样的大环境,企业的低碳绿色战略即
《认知隐喻学》由胡壮麟教授著.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的语言学前沿丛书之第四种,其244页。从2004年2月到该年的十月本书就印刷了三次.作者的目的不是尝试对隐喻和认知进行重
本文采用碳热还原合成晶须增韧陶瓷刀具材料的方法,研制成功了Ti(CxN1-x)系晶须和LTW系列新型陶瓷刀具。提出了碳热还原合成晶须增韧陶瓷刀具材料的设计思路,对碳热还原合成
本文的意图在于通过对康德“目的王国”概念的研究,揭示出康德伦理学中超越个人主义维度的道德规范性。论证的思路如下:首先,通过对《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的文本解读,就如何
锂硫电池的出现为高能量密度储能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硫的固有性质也给锂硫电池的性能突破造成瓶颈。碳纳米材料显著改善了硫正极的性能,然而从器件层面上,锂硫电池的能
港口是对外开放及经济发展的依托,港口的规划发展对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推动都是至关重要的。长沙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和中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是长沙市经济发展、
本文是对德国历史主义学派最后一位大师—-弗里德里希·梅尼克的“国家理性”观念的研究。历史主义学派产生于拿破仑入侵德国的民族危机之中,它表现出反规范、反概念和以“国
乡村居住景观规划研究是乡村景观规划的重点,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和部署,已在河北省引起了强烈反响。河北省
“迁村并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区域空间整合的有效途径。实施“迁村并点”,不仅可以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文根据水源地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抽水试验数据资料,确定该区域含水层平均厚度、单井涌水量、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及水力坡度等水文地质参数,采用水均衡法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