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对水稻土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4468738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维持生命存在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十分严重,特别是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农田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污水的灌溉,采矿业、冶金业的大力发展以及农田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等。重金污染会造成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的减少,从而影响土壤中有机碳的矿化与分解。水稻土作为我国有机碳密度最高的农田土壤,其有机碳的稳定性关系到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库储存及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本文以宜兴地区废旧冶炼厂长期重金属(Pb/Cd)污染的南方代表性地区的典型水稻土为研究对象,以重金属污染对土壤有机碳的团聚体物理保护、化学稳定性及微生物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利用团聚体分组、有机碳库分析以及红外光谱测定等手段理定重金属污染影响水稻土有机碳稳定性的途径和机制,从而为进一步认识生境改变下的土壤微生物生态过程和污染环境下农田土壤的碳评估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重金属污染可能会改变土壤团聚体的颗粒组成。通过对水稻土不同种植季土壤采样进行研究发现,与未污染土壤相比,随着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增加,小麦季土壤中2-0.2 mm与0.2-0.02 mm粒级的团聚体含量呈显著降低趋势,0.02-0.002 mm与<0.002 mm粒级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但这种现象在水稻收获期表现不显著;小麦季与水稻季的结果均表明重金属污染降低了团聚体MWD(Mean Weight Diameter)值,降低了土壤的团聚程度,使得土壤稳定性下降。2.与未污染土壤相比,重金属污染土壤中活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其中微生物生物量碳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即重度污染降低了 土壤中微生物碳含量,而轻度重金属污染使微生物碳显著增加。这一现象表明重度污染严重抑制了微生物生长及功能多样性,而低浓度重金属污染能刺激微生物的生长,增加土壤中微生物量碳的含量。试验还发现土壤中颗粒态有机碳含量亦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呈增加趋势,说明重金属污染可能增加土壤中颗粒态有机碳的含量,使土壤中有机碳变得易于分解与流失。3.重金属污染同样可以改变土壤中有机质的结构,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污染土壤相比,受重金属污染土壤中酚羟基含量增加,各污染之间相比随着污染程度的降低,酚羟基含量呈增加趋势;与酚羟基相反,氨基与多糖官能团含量受重金属污染影响呈降低趋势,并且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降低趋势更加明显。综上所述,重金属污染可能会影响土壤团聚体的颗粒组成,增加小粒级团聚体的含量,降低了大团聚体颗粒组成,且随着污染程度的增加,这种现象更加显著;重金属污染会增加土壤中活性有机碳的含量,使有机碳变得易于分解和利用,从而降低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但各重金属污染处理间有机碳含量变化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可以发现重度污染降低了微生物碳的含量,而中度及轻度污染可以增加微生物碳的含量,刺激微生物的生长。
其他文献
<正>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40年来,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这二者始终相伴而进,相辅相成。这正是改革开放能够取得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评估婴幼儿急性肠套叠是否可行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婴幼儿肠套叠病例,患儿分为手术组和温生理盐水复位组
一条旧街,几间老屋,制作粗劣的小玩意,假古屋,没有任何卫生监督的"土特产"。这是现今中国大陆所有景点的共同特色,作为婺源景点之一的上晓起,自然亦难免俗。上晓起有几处古董摊
四川特有的地理气候环境条件孕育了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木——油樟。有着"全国天然油樟植物园"美誉的宜宾县经过多年的油樟林建设,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樟基地,樟油产量占全国的6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民众的生活水平在攀升的同时,可支配资金也逐步增多,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到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风险也随之日渐增大。本文结合实际
从并购经验、政治风险因素出发,对2002年至2016年间1448起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时是否选择多元化并购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企业的并购经验越多,其在并购时更倾向
以问卷和面谈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重庆地区21家外贸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外贸人才从业能力的要求,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应该培养国际化应用型外贸人才;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