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对于能够替代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燃料乙醇是一种不含硫及灰分的清洁燃料,更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作为汽油、柴油等燃料的替代品,减少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利用生物质合成气进行厌氧发酵是一种生产燃料乙醇的新途径,结合了热化学转化与生物化学转化两种乙醇生产工艺的优势。本文选取三种动物粪便和四种厌氧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日益严重,对于能够替代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燃料乙醇是一种不含硫及灰分的清洁燃料,更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作为汽油、柴油等燃料的替代品,减少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利用生物质合成气进行厌氧发酵是一种生产燃料乙醇的新途径,结合了热化学转化与生物化学转化两种乙醇生产工艺的优势。本文选取三种动物粪便和四种厌氧颗粒污泥作为样品,以合成气为碳源进行富集培养,最终筛选出乙醇产量最高的兔粪作为最佳实验样品。对兔粪样品进行破碎处理,并通过实验证明了10mmol/L的BES能够有效抑制样品中产甲烷菌的代谢活动,减小产乙醇菌的竞争压力,提高乙醇产量。分别以CO/N2、CO2/N2、CO/H2、CO2/H2、CO/CO2、H2/N2等几种成分较为简单的混合气作为气体底物进行厌氧发酵研究,发现CO是混合菌群厌氧发酵生产乙醇的较优底物,比CO2更易被微生物吸收转化为乙醇和乙酸。而H2在厌氧发酵的过程中作为还原剂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使CO和CO2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通过在实验装置中增设气体循环回路,以此增强气液传质效率,并大幅提高微生物对CO2的利用效率,对CO2的利用可达到使用摇床进行振荡的6倍以上。分别以气体循环和摇床振荡的方式作为增强气液传质的手段时,富集后的混合菌群厌氧发酵一周后所获得的乙醇产量分别为84.279mg/L和151.977mg/L。对不符合预期的实验结果进行反思,并以16S r DNA扩增子测序作为新的测试手段,结果表明富集培养操作达到了驯化混合菌群的目的,部分不符合目的的菌种被筛去,产乙醇菌种得到了富集。同时发现了反应装置气密性不足的问题,并从侧面证明了混合菌群比单一菌种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为避免漏气,将气体循环回路设置于反应器内部后,混合菌群的生物量和乙醇产量均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发现过高的气体循环速率会对微生物的生长代谢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他文献
许多甾体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抗炎、抗休克、抗过敏等。鉴于甾体药物的广泛应用,以及生物转化在甾体药物领域的重要性。本论文以滇重楼内生真菌为主进行了转化甾体黄体酮的菌种筛选和转化产物的分离,以获得具有产业化价值的转化菌株和得到新颖的黄体酮衍生物。用TLC法和HPLC法对实验室保存的47株滇重楼内生真菌进行黄体酮转化菌株的筛选,共筛选到6株黄体酮转化效率较高的菌株。分别为青霉属菌
取向和链折叠在高分子结晶过程中至关重要,在该类材料的设计中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正构烷烃在石墨烯表面上的取向和链折叠行为。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讨论了短链正构烷烃分子在石墨烯表面上取向结构的形成机理。链长影响着正构烷烃在石墨烯表面上的取向,短的正构烷烃分子垂直于石墨烯表面,长的正构烷烃分子与石墨烯表面平行。这两种取向形成过程都经历了三个步骤:吸附、取向和生长。链长与正构
近年来,随着国内CFB(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燃煤锅炉数量和容量的增加,脱硫灰渣的产量大规模增长,其资源化、高值化和高性能化利用已是当前大宗固废发展的趋势。在当前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水泥行业由于其高能耗、高CO_2排放的特性受到社会和政策的重点关注。水泥种类中,硫铝酸盐水泥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比硅酸盐水泥更具有优势,且因其具有早期强度发展快、耐腐蚀性能优异等特点,已成为我
当前,在日常生活、医疗健康和工业生产等诸多领域中都需要对环境中的一些气体进行种类和浓度的监测,例如监测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气体浓度,通过检测人体呼出的特殊气体用以诊断疾病等。而各式各样的气体传感器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气体的种类和浓度进行甄别和检测的功能。相比于一些操作复杂的大型传感设备、或者工作的稳定性不足和造价昂贵难以大面积使用的传感器来说,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如目前广泛应用的氧化
目的探究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机制,为以花色苷为主要成分的抗骨质疏松症类保健品和药品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购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CCK8法检测0、50、100和200μmol/L C3G处理24h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影响。使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0、50、100和200μmol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日趋增大,这将导致矿物能源的枯竭,发展新能源成为21世纪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锂离子电池具有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无记忆效应等特点,成为各种电子产品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最受欢迎的选择。锰氧化物作为负极材料具有储量大、理论容量高等优势,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锂离子的反复嵌入和脱出会引起较大的体积变化,使得电极材料破碎和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由于全球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世界范围内的能源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对化石燃料的严重依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它们的快速消耗,以及随之而来的有害环境问题和全球变暖。氢气(H_2)是最具吸引力的燃料之一。H_2具有最高的重量能量密度,它唯一的燃烧副产品是无污染的水,这使它成为一种优秀的能源载体和未来低碳能源的潜在候选者。目前,电解水制氢是一种以可再生的水为原料的高效方法,不但对环境无污染,操
在化石燃料继续主导能源领域的同时,将CO2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和燃料是减少CO2的最实用途径之一。虽然近年来非均相催化CO2还原反应取得重大突破,但是在开发高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好的催化剂方面仍然存在重大挑战。CO2还原制备液体产物主要包含甲醇和C5+烷烃,其中甲醇作为化学工业的起始原料是非常重要的化学品和燃料。除了 MeOH之外,烃类物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在催化方式上,与传统热催化或光
面向腐蚀磨损耦合情况下的服役环境,本论文针对在富Cu2+腐蚀溶液环境中Si3N4-hBN复合陶瓷与钛合金、不锈钢配副的摩擦学性能展开系统研究,解析其磨损机制与减摩机理,揭示富Cu2+腐蚀溶液pH值及配副材料对摩擦副的影响规律。与此同时,初步探讨复合陶瓷在酸性富Cu2+腐蚀溶液环境中的耐蚀性能,揭示腐蚀时间和hBN含量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效应。本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所述。(1)中性腐蚀溶液环境中,复
近年来,超支化聚合物因为具有溶解性好以及大量易于被修饰的末端官能团等优点一直活跃在大众的视野中。相较于树枝状大分子聚合物这类合成方法比较复杂的聚合物来说,其合成方法不需要经多步反应和纯化,从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由于水凝胶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和较好的亲水性,在其体系中引入超支化聚合物更是增加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并将其应用在许多领域,如:生物材料和生物传感器等。本文将超支化聚合物和两性离子引入水凝胶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