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为两部分,分别以草食性鱼类鳊鱼和肉食性鱼类南方鲇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实验,探讨饥饿胁迫下鱼类的糖代谢情况,旨在为鱼类营养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首先,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1.60±0.89) g、初始平均体长为(8.77±0.29) cm的鳊鱼(Parabramis pekinensis)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0±1)℃下,对其进行了短期饥饿和再投喂处理。分别测定了饥饿的第0、1、4、7、12d和恢复投喂的1、4、7、15d时,鳊鱼幼鱼身体指标、血糖浓度、肝指数、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其次,以初始体重在10-15g之间的南方鲇(Silurus meridonalis)幼鱼为实验对象,在(20±1)℃下,对其进行了为期8周的饥饿处理。分别测定了饥饿第0、1、2、4、8w时,南方鲇幼鱼身体指标、血糖浓度、肝指数、肌糖原和肝糖原、肝脏内己糖激酶(HK)、葡萄糖脱氢酶(GDH)和葡萄糖激酶(GK)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饥饿过程中,鳊鱼幼鱼体重呈下降趋势(p<0.05),再投喂4d后已恢复至初始水平(p>0.05);饥饿和再投喂处理对鳊鱼幼鱼的体长和肥满度无显著影响。南方鲇幼鱼的肥满度饥饿过程中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饥饿处理对南方鲇幼鱼体重和体长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饥饿状态下,鳊鱼幼鱼的肝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再投喂后,肝指数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再投喂15d后为(1.36±0.08),已恢复至初始水平(p>0.05)。南方鲇幼鱼肝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饥饿1w后下降了28.65%,显著低于初始水平(p<0.05),之后继续保持下降趋势。3.鳊鱼幼鱼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血糖浓度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再投喂后,血糖浓度迅速恢复,再投喂1d后已开始恢复至初始水平(p>0.05);饥饿和再投喂过程中,各相应对照组和处理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饥饿4w后南方鲇幼鱼血糖浓度为(20.25±2.77)mg·100ml-1,下降了53.32%,开始显著低于初始水平(p<0.05)。4.饥饿使鳊鱼幼鱼肝糖原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再投喂后,肝糖原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再投喂1d后的肝糖原含量已开始恢复至初始水平(p>0.05)。饥饿过程中南方鲇幼鱼肝糖原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5.饥饿和再投喂过程中,鳊鱼幼鱼肌糖原含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p >0.05)。饥饿状态下,南方鲇肌糖原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饥饿1w后显著低于初始水平,之后继续下降,但变化幅度较小,始终维持在同一水平上(p>0.05)。6.饥饿过程中,南方鲇幼鱼肝脏内HK、GDH和GK酶活性均显著下降趋势(p<0.05),三者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自饥饿4w时开始显著低于初始水平,分别下降了41.64%、43.02%和41.11%;饥饿8w时达到最低值。饥饿0周时三种酶活性差异显著,其中GDH酶活性显著高于HK、GK(p<0.05),而后两者保持在同一水平上(p>0.05);随饥饿时间的延长,三种酶活性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上(p>0.05),未再出现显著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1.饥饿状态下,鳊鱼和南方鲇幼鱼主要利用糖类作为能量来源,且优先动用肝脏内的储能物质。2.饥饿过程中,鳊鱼和南方鲇幼鱼的血糖浓度变化较为稳定,肝糖原的变化快于血糖,由此可以说明肝糖原与维持血糖稳定有直接关联。3.饥饿期间,鳊鱼幼鱼的肌糖原含量呈现上升趋势,而南方鲇幼鱼在饥饿状态下呈现下降趋势,此区别可能由两点原因引起:一是由于两鱼种为不同食性的鱼,其生理机制存在差异;二是鳊鱼幼鱼饥饿处理时间较南方鲇短,一些指标的差异或许未充分表现出来。4.饥饿对南方鲇幼鱼肝脏内己糖激酶(HK)、葡萄糖激酶(GK)酶活性存在显著影响,而短期饥饿(2w)对酶活性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