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gs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在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三个文明”之后的又一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同时,从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分析,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个文明发展阶段,世界各国都在反思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带来的负面作用,探讨以新的文明形态取代工业文明,而生态文明顺应这一发展潮流应运而生。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要求。认真分析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条件、形成过程,深入研究其内容特征,总结生态文明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就是为了更好的把握生态文明发展规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由于生态文明理论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哲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研究课题,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坚持实践的观点,综合运用哲学、政治学、党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围绕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第一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关生态文明的思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形成的哲学基础,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形成的历史渊源,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形成的现实基础,现代西方生态文明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科学借鉴。第二部分对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过程、内容特征、现实意义等进行了归纳论述。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是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的思想,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思想,再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一步步丰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态政治。包括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的政治制度框架、和谐的国内外政治关系、健全的生态法律体系、顺畅的体制机制、科学的管理方式等。二是生态经济。包括科学的经济发展目标、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化的产业结构等。三是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化、节约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健康文明的消费意识、指导生态文明发展的创新理论成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前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它顺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是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贡献。第三部分是对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总结。本文从生态意识、自然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模式、法律制度、行政管理、社会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分析,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第四部分是对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认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大行政管理力度,健全完善科学的社会核算和评价体系,等等。
其他文献
煤和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消耗以及伴随着燃烧而产生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导致了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于是,由单一的能量消耗过程向能量的循环利用的转化成为了众多科研工作
《唐诗摘抄》是徽州黄生编选于清初的唐诗选本,全选共四卷,选录唐代一百二十余位诗人的五百二十余篇诗歌作品,入选诗人以中晚唐诗人居多,所选诗作皆为近体诗。该选本是黄生为
于都三宋先生是清朝中叶的江右文学家。其存世著作中,与师友相关的作品约占一半,而其师友同道多是江右地区的名流,在海内颇有声誉。探寻江右地区这一时期的文学乃至文化脉络,
在高中数学中,学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难题,要解决这些不同的数学难题,就要用到化归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例谈化归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文学杂志》创刊于1937年5月1日,朱光潜主编,编辑部设在北平,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1937年8月1日一卷四期后,由于抗战爆发而被迫停刊。1947年6月1日复刊,延续前面的期数,
立足全社会统计工作其中重要构成部分即高校统计工作部分,其产生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但就当前高校统计工作现状来看,其重视力度仍存在一定不足,使高校统计工作整体效果不
绩效评价是解决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监管与效率"悖论",提高社会组织供给公共服务品质的重要方式。上海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发展迅速,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
李中是南唐著名诗人之一,但据所考查历代文献,当中鲜有提及他的。本文将以李中及其诗歌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对其人及其诗作一个详细且明确的分析,将他全面呈现给世人,使其得到
昌耀是一位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的诗人,但在1980-1990年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他的精神世界受到来自商品经济的冲击,因此他的作品中出现了"焦灼"状态。然而昌耀并没有因"焦灼"放弃
竹枝词作为一种不同于近体诗的诗歌体裁,在语言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又因其地域的不同,竹枝词中所反映的语言现象和蕴含的文化背景也有很大的不同。明代王象春的《济南百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