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经济背景下,低碳生活和循环发展已然成为了时代的主流发展因子。但是,对于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现实情况而言,要想全面开启绿色低碳生活和循环发展的新篇章,存在着很大困难。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步履维艰,转型创新是突破瓶颈的必然要求,而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的方向则是企业转型所必须要考虑的。在我国多年环境治理的经验基础上,要想全面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提高环境治理的质量和效率,督促企业遵守规章制度,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支付必要的环境治理成本;同时需要考证规范企业行为的制度本身的合理性;探寻环境规制工具执行的有效性,以及如何作出相应改革。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掌握了当前国内外对于环境规制工具和企业环境成本的研究。其次,以河北省环境规制工具的现状及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河北省环境规制工具与河钢环境成本之间的关系,发现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环境成本有正向影响。再次,本文以制造业为例,通过大样本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与企业环境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环境成本呈负相关,即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并不能有效保障企业积极主动为环境治理投资;(2)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工具相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的环境成本是呈正相关关系的,且对当期的影响大于滞后期;(3)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环境成本呈正相关的关系;(4)公司偿债能力越强,公司越愿意支出更多的环境成本;(5)国有企业的环境成本低于非国有企业;(6)东部地区的企业环境成本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政府、企业、公众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提高环境规制工具的效率,促进企业付出环境治理成本,积极参与环境治理中。本文的主要贡献有:一是系统梳理了河北省近年来的环境规制工具概况,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二是以案例为切入点,由点到面,通过大样本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环境成本之间的关系,丰富了环境规制工具与企业环境成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