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C锂电池充电器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ac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充电锂电池是目前使用广泛的便捷式电池。安全、可靠、快速、高效的锂电池充电器对锂电池的性能及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这里从锂电池的结构及化学原理着手,通过对锂电池性能及常用充电方法的研究,分析了充电过程及充电方法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锂电池充电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针对单节锂电池的DC/DC充电器芯片。  在对锂电池快速充电原理和目前各种充电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恒流恒压充电法为基础,增加了小电流预处理和恒温充电模式。即在充电初期采用较小的电流对电池进行预处理,对出现过放电的电池进行修复和保护;然后采用较大的恒定电流对电池充电,实现快速充电的目的;最后采用恒定压充电,确保电池充满;在恒流充电阶段,当芯片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芯片过热保护电路开始工作,该电路以提供充电补偿电流的形式使充电进入恒温充电模式,对芯片进行保护。此外本文还增加了电池温度保护功能、电池状态检测功能、电源状态检测功能等,实现了对充电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对充电电流、充电时间等参数,本文采用用户可设置的形式,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使用界面。效率方面,本文采用由基准电压源提供的2.8V基准电压作为芯片的内部电源,增强了芯片与具有电流限制功能的电源(CC/CV)协作的能力,克服了线性充电器效率低的问题。实际应用中,当采用恒压作为电源时,其效率与传统的线性充电器相同;当采用具有电流限制功能的电源时,效率接近脉冲充电器和开关充电器。  文中首先对锂电池的组成及化学原理进行了简单介绍,接着介绍锂电池的特性及常用的充电方法,最后从芯片的整体结构开始,着重介绍芯片具体电路的设计与实现。HSPICE仿真结果表明,该芯片恒流模式下最大充电电流为2A;对充电终止电压的控制精度高达10-3;当采用恒压作为电源时,充电效率为68%左右;当采用具有电流限制功能的电源时,充电效率可达到95%。
其他文献
对于从事电磁场工程开发的研究人员来说,如何快速、准确地对复杂目标的电磁特性进行计算和模拟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这类问题如果用先实体建模,再测量的手段得到全方位的数据,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代价惊人,而采用计算机精确仿真手段则要高效、经济得多。但是,国内在计算电磁学方面的研究大都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仅有一些只能在实验室运行的孤立运算程序,真正意义上能够系统使用的电磁仿真软件还很少。 针
期刊
期刊
激光的输出功率、脉冲能量以及光束的指向性是反映激光器性能的基本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实时地测量,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有利于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被测激光器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