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装Cu-Ta多层膜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金属纳米多层膜调制周期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超模量效应,然而其有限的韧性限制了应用。研究表明获得异构金属纳米多层膜的共格界面能够同时提高多层膜强度和韧性。课题组初步研究发现采用磁控溅射共沉积技术制备金属纳米多层膜(即自组装多层膜)可以较易形成共格界面,但是自组装形成机理还不清楚,因而深入研究自组装多层膜结构和形成机制对实现多层膜结构与性能的调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采用磁控溅射共沉积技术制备了 Cu-Ta多层膜,借助XRD、XRR、SEM、TEM等对其微观结构和周期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自组装Cu-Ta多层膜的结构特点,初步揭示了其形成机制,利用纳米压痕技术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探讨了自组装多层膜的力学性能及其塑性变形特征,为了拓展多层膜的应用,还探究了其热学和摩擦学等性能。建立了磁控溅射共沉积Cu-Ta薄膜的非平衡相图,在20~60 at.%Ta成分范围内为非晶结构,两端分别为fcc、β-Ta固溶体结构;发现在20~75 at.%Ta范围内自发形成多层结构,符合自组装过程。重点研究了 Cu-60 at.%Ta多层膜,发现其成分沿薄膜生长方向呈正弦规律连续变化,调制周期随着样品台转速增加单调减小,组元为非晶结构,具有类似于共格界面的特征。Cu和Ta间扩散系数差异以及其正的合金形成焓是自组装金属纳米多层膜的形成原因。通过调控功率和样品台转速,自组装较交替沉积技术更易制备小周期且界面平直的金属纳米多层膜。自组装Cu-Ta多层膜硬度随Ta含量增加在非晶区域由于平均原子间距增大出现异常的平台效应。自组装Cu-60 at.%Ta多层膜硬度随调制周期并未观察到尺寸效应,而相同成分交替沉积多层膜由于其非共格界面具有明显尺寸效应,且周期较小时两种沉积方式下多层膜的硬度一致。自组装Cu-Ta多层膜的电学和热学性能均是由电子传输影响的,由于成分和结构对电子散射的影响,Cu-Ta多层膜电阻率随成分呈“N”型变化,热导率恰好相反。通过控制成分,调控工艺参数,优化界面结构和调制周期,可以获得较好的热导率和低的薄膜电阻。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测量薄膜热导率的新方法。自组装Cu-87 at.%Ta多层膜因为具有较好的韧性,能有效避免磨屑的产生,使其耐磨性能较纯Ta膜有较大幅度提升。自组装多层膜在摩擦学方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对苯二甲酰氯在醇相中制备了高粘度淀粉对苯二甲酸酯;采用苯甲酰氯在水相中制备了疏水性淀粉苯甲酸酯,对两种淀粉酯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将苯甲酸酯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发电方式加剧了资源紧缺、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全球性问题,因此开发利用光伏发电技术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目前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炼油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由于设备腐蚀而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因腐蚀造成的泄露和爆炸时有发生,因此准确有效地预测炼油设备的腐蚀速率和
钢铁行业是我国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重点行业之一,更是政府大力推进并购重组的产业。而我国上市钢铁公司作为钢铁行业内的佼佼者,其并购重组更是具有重大意义。而对我国上市钢
柏林城市公共空间种类丰富、特色鲜明,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公共空间开发模式与城市更新理论,并进行了广泛的建设更新实践。概述了柏林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历程,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量子保密通信能够有效的解决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成为当前信息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核心。量子密钥分发协议是量子保密通
随着铺设的油气管道服役年限不断增加,老龄化管道产生的腐蚀、形变、泄漏等造成的管道事故日益增多,因此对长输管道开展泄漏检测意义重大。如何精确的对管道内发生的变形、缺
为简化废旧混凝土的循环利用过程,课题组前期提出了直接采用大尺度废旧混凝土块体的思想,并对再生块体混凝土及其构件的力学性能和抗灾性能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
三元层状碳化物Ti3SiC2,其结构属于六方晶系,兼具金属和陶瓷的特性,具有很多优良性能。迄今为止,主要制备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常
本文致力于MxOy/T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研究。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二氧化钛,再采用涂敷法制成二氧化钛薄膜,最后采用溶胶凝胶法将另一种金属氧化膜与基底二氧化钛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