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超声引导下心肌射频消融的离体组织实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使用不同功率行射频消融离体心肌组织所致消融灶的特点。
方法:选取新鲜离体猪心12只。根据设定的最大消融功率随机分为3组:60W组、80W组、100W组,每组各4只猪心。3组消融灶消融时间均为5分钟,每只猪心进行两处消融,每组共计8处消融灶。实时超声下监测消融过程,观察二维超声下消融灶的变化特征。消融结束后沿针道长轴剖开室间隔心肌,测量消融灶最大切面的纵径和横径,观察消融灶形态、颜色、是否有碳化形成等。行HE染色观察消融灶的病理学改变。
结果:超声引导下在开始消融之后的较短时间内可在超声图像上较清晰地显示消融灶的边界,但数秒后因组织气化产生的气体强回声干扰,消融灶的边界及轮廓逐渐显示不清;消融灶纵径及横径均随功率的增加而增大,80W及100W组均大于60W组,100W组均大于80W组(均P<0.05)。3组不同功率的消融灶均呈类椭圆形,质地较硬,消融灶自针道由内向外依次呈灰色及灰白色,凝固性坏死区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尚清,60W组消融灶内未见碳化,80W组针道周围少量碳化形成,100W组针道周围可见明显碳化形成。组织病理学显示消融灶内肌纤维及细胞核固缩深染。
结论:消融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消融灶范围随消融功率增加而增加,但过高功率可导致组织碳化形成,可作为在体动物实验参数条件选择的基础依据。
第二部分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射频消融的在体动物实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射频消融术(PIMSRA)减容小尾寒羊室间隔心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12只普通种小尾寒羊随机分为PIMSRA组(n=6)及空白对照(Sham)组(n=6),PIMSRA组采用单电极射频消融针经皮经右室心尖部穿刺进入室间隔基底部进行消融,最大功率80W,消融时间5分钟;Sham组以同样路径将穿刺针插入室间隔基底部,但不进行消融,保持在固定位置5分钟。应用超声心动图、12导联心电图、超声造影技术(MCE)评估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天、2周、1月、2月、3月、6月及12月消融区结构及功能改变,记录室间隔消融区厚度、运动幅度、室壁增厚率、左室流出道压差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术后12月心脏核磁共振(CMR)延迟扫描评估消融区纤维化改变,天狼星红、HE、Masson染色及光学电镜观察消融区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术后即刻观察到消融区室壁运动不协调,PIMSRA组术后即刻消融区室壁增厚率以及室壁运动幅度显著低于术前(与术前比较,P<0.005),并维持该水平至12月;sham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手术区室壁增厚率以及室壁运动幅度无显著变化(P>0.05);PIMSRA组术后即刻消融区厚度显著高于术前(与术前比较,P<0.001),1周后显著下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P=0.931),3月后显著低于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P<0.001);Sham组术后即刻手术区厚度显著高于术前(与术前比较,P=0.005),术后1周下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P=0.027);两组消融前后LVEF、E/A以及E'/A'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术后随访期间,两组实验动物12导联心电图检测均显示为正常窦性心律;CMR扫描显示PIMSRA组消融区明显变薄,延迟强化分布于心肌中间层;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消融区组织呈纤维化改变,与周围正常组织边界清晰,无碳化形成。
结论:PIMSRA可对小尾寒羊室间隔心肌组织进行精准消融,12个月随访显示该术式室间隔减容效果显著,左室整体功能得以保留,未并发重要传导组织损伤。PIMSRA可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室间隔微创减容术。
第三部分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PIMSR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临床疗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纳入26例行PIMSRA治疗的HOCM患者,年龄16~70岁,所有患者均使用单电极射频消融针经皮穿刺入室间隔进行消融。术后即刻、1月、3月、6月、12月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CMR及12导联心电图进行随访,观察消融区范围、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内径(LVOTD)和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力阶差(LVOT PG)、二尖瓣反流、左室内径(LVD)、LVEF,E、A,E/A、E’、A’、E’/A’,及心电图的变化;行血清学检测肌钙蛋白(TropI)及B型前脑尿钠肽(pro-BNP)的动态变化至术后6月;评估术后12个月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激发状态下LVOTPG和6分钟步行距离。
结果:PIMSRA术后即刻前、后间隔厚度均增厚(后间隔厚度与术前比较,P=0.006,前间隔厚度与术前比较,P=0.007),术后1月及3月前、后室间隔厚度均显著下降(与术后即刻比较,均P<0.001),维持该水平到12月;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在术后即刻显著减小(与术前比较,P<0.001),1月后进一步减小(与术后即刻比较,P<0.001),维持该水平到12月;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内径在术后即刻显著增加(与术前比较,P<0.001),1月后进一步增加(与术后即刻比较,P<0.001),维持该水平到12月;术后室间隔运动幅度在术后即刻显著减低(与术前比较,P<0.001),术后1月、3月以及6月逐渐增高并达到术前水平(术后12月与术前比较,P>0.05);二尖瓣反流在术后即刻无显著减少(与术前比较,P=0.082),但是在术后1月显著减少(与术后即刻比较,P=0.005),此后并无进一步减少。术后即刻TropI显著增加(与术前比较,P<0.001),术后1月显著减低达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P=0.150);与术前比较,术后6月pro-BNP显著减低(P=0.004)。术后12月NYHA显著改善(P<0.001),术后12月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10),手术前后LVD及LVEF、E/A、E'/A'均无显著变化(P>0.05)。随访中所有患者均未伴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完全性传导阻滞。
结论:PIMSRA术后可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差,使室间隔厚度明显变薄,HOCM患者心功能得以持续改善,PIMSRA是一种全新的、安全、有效的室间隔微创减容术式。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使用不同功率行射频消融离体心肌组织所致消融灶的特点。
方法:选取新鲜离体猪心12只。根据设定的最大消融功率随机分为3组:60W组、80W组、100W组,每组各4只猪心。3组消融灶消融时间均为5分钟,每只猪心进行两处消融,每组共计8处消融灶。实时超声下监测消融过程,观察二维超声下消融灶的变化特征。消融结束后沿针道长轴剖开室间隔心肌,测量消融灶最大切面的纵径和横径,观察消融灶形态、颜色、是否有碳化形成等。行HE染色观察消融灶的病理学改变。
结果:超声引导下在开始消融之后的较短时间内可在超声图像上较清晰地显示消融灶的边界,但数秒后因组织气化产生的气体强回声干扰,消融灶的边界及轮廓逐渐显示不清;消融灶纵径及横径均随功率的增加而增大,80W及100W组均大于60W组,100W组均大于80W组(均P<0.05)。3组不同功率的消融灶均呈类椭圆形,质地较硬,消融灶自针道由内向外依次呈灰色及灰白色,凝固性坏死区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尚清,60W组消融灶内未见碳化,80W组针道周围少量碳化形成,100W组针道周围可见明显碳化形成。组织病理学显示消融灶内肌纤维及细胞核固缩深染。
结论:消融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消融灶范围随消融功率增加而增加,但过高功率可导致组织碳化形成,可作为在体动物实验参数条件选择的基础依据。
第二部分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射频消融的在体动物实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射频消融术(PIMSRA)减容小尾寒羊室间隔心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12只普通种小尾寒羊随机分为PIMSRA组(n=6)及空白对照(Sham)组(n=6),PIMSRA组采用单电极射频消融针经皮经右室心尖部穿刺进入室间隔基底部进行消融,最大功率80W,消融时间5分钟;Sham组以同样路径将穿刺针插入室间隔基底部,但不进行消融,保持在固定位置5分钟。应用超声心动图、12导联心电图、超声造影技术(MCE)评估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天、2周、1月、2月、3月、6月及12月消融区结构及功能改变,记录室间隔消融区厚度、运动幅度、室壁增厚率、左室流出道压差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术后12月心脏核磁共振(CMR)延迟扫描评估消融区纤维化改变,天狼星红、HE、Masson染色及光学电镜观察消融区组织病理学改变。
结果:术后即刻观察到消融区室壁运动不协调,PIMSRA组术后即刻消融区室壁增厚率以及室壁运动幅度显著低于术前(与术前比较,P<0.005),并维持该水平至12月;sham组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手术区室壁增厚率以及室壁运动幅度无显著变化(P>0.05);PIMSRA组术后即刻消融区厚度显著高于术前(与术前比较,P<0.001),1周后显著下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P=0.931),3月后显著低于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P<0.001);Sham组术后即刻手术区厚度显著高于术前(与术前比较,P=0.005),术后1周下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P=0.027);两组消融前后LVEF、E/A以及E'/A'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术后随访期间,两组实验动物12导联心电图检测均显示为正常窦性心律;CMR扫描显示PIMSRA组消融区明显变薄,延迟强化分布于心肌中间层;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消融区组织呈纤维化改变,与周围正常组织边界清晰,无碳化形成。
结论:PIMSRA可对小尾寒羊室间隔心肌组织进行精准消融,12个月随访显示该术式室间隔减容效果显著,左室整体功能得以保留,未并发重要传导组织损伤。PIMSRA可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室间隔微创减容术。
第三部分超声引导下经皮心肌内室间隔射频消融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PIMSR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临床疗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纳入26例行PIMSRA治疗的HOCM患者,年龄16~70岁,所有患者均使用单电极射频消融针经皮穿刺入室间隔进行消融。术后即刻、1月、3月、6月、12月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CMR及12导联心电图进行随访,观察消融区范围、室间隔厚度、左心室流出道内径(LVOTD)和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力阶差(LVOT PG)、二尖瓣反流、左室内径(LVD)、LVEF,E、A,E/A、E’、A’、E’/A’,及心电图的变化;行血清学检测肌钙蛋白(TropI)及B型前脑尿钠肽(pro-BNP)的动态变化至术后6月;评估术后12个月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激发状态下LVOTPG和6分钟步行距离。
结果:PIMSRA术后即刻前、后间隔厚度均增厚(后间隔厚度与术前比较,P=0.006,前间隔厚度与术前比较,P=0.007),术后1月及3月前、后室间隔厚度均显著下降(与术后即刻比较,均P<0.001),维持该水平到12月;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在术后即刻显著减小(与术前比较,P<0.001),1月后进一步减小(与术后即刻比较,P<0.001),维持该水平到12月;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内径在术后即刻显著增加(与术前比较,P<0.001),1月后进一步增加(与术后即刻比较,P<0.001),维持该水平到12月;术后室间隔运动幅度在术后即刻显著减低(与术前比较,P<0.001),术后1月、3月以及6月逐渐增高并达到术前水平(术后12月与术前比较,P>0.05);二尖瓣反流在术后即刻无显著减少(与术前比较,P=0.082),但是在术后1月显著减少(与术后即刻比较,P=0.005),此后并无进一步减少。术后即刻TropI显著增加(与术前比较,P<0.001),术后1月显著减低达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P=0.150);与术前比较,术后6月pro-BNP显著减低(P=0.004)。术后12月NYHA显著改善(P<0.001),术后12月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10),手术前后LVD及LVEF、E/A、E'/A'均无显著变化(P>0.05)。随访中所有患者均未伴发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完全性传导阻滞。
结论:PIMSRA术后可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差,使室间隔厚度明显变薄,HOCM患者心功能得以持续改善,PIMSRA是一种全新的、安全、有效的室间隔微创减容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