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决策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关系到管理活动的成效。作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分支—政府环境决策在环境问题爆炸式出现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尤为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量的研究证实了信息技术对组织管理的影响,但新型的沟通技术和决策技术的更新换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些技术对公共组织和公共决策的影响,以及是否促进了公共组织与决策的绩效,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程度有多大?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否提高决策的质量?用户的感知绩效是否随信息技术运用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减少政府决策的失误?本研究主要分析信息技术对政府决策的感知绩效的影响。在具体探讨中,本研究基于适应性结构理论框架,构建了信息技术对环境决策的影响理论模型,并提出理论假设。为了验证信息技术与环境决策的理论假设,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十二个地级市、一个自治州、一个林区、三个省管市(以下简称湖北省各地市(州))环境保护部门的问卷调查和网站内容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工具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最后通过实证分析从环境信息公开、公民决策的有效参与、信息技术的创新、政府决策制度变革及共享环境数据库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从政策角度看,本研究希望改善公共组织绩效;在理论上,这一研究通过深入探讨信息技术对政府决策绩效的影响,其研究结论将丰富公共管理学的政府治理模式理论;在实践上,其研究结论运用于实际决策中,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到具体的环境决策中,并从环境保护决策领域向政府部门的其他领域拓展,最终促进信息技术在政府决策及公共组织中的最大化利用,提高信息技术在公共组织中的绩效。文章首先探讨了信息技术与政府环境决策的理论基础,并系统归纳信息技术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维度,基于理论分析和影响维度归纳,本研究从适应性结构理论框架中的信息技术本身、组织内部结构、组织外部环境三大结构源出发,分析了信息技术实际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和上级部门对信息技术的支持力度与环境决策中的感知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构建了信息技术影响环境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根据这一理论框架,本研究提出了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政府环境决策感知绩效相关;信息技术的应用技巧与政府环境决策感知绩效相关;上级部门对信息技术的支持力度与政府环境决策感知绩效相关等理论假设。为了验证这些理论假设,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各地市(州)环保部门的问卷调查,收集了126份有效问卷,并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描述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以上的假设。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应用技巧和支持力度与政府环境决策感知绩效的关系。在定量分析信息技术对政府环境决策的基础上,本文从推动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完善信息公开法律法规;促进公民决策的有效参与,提高公众的参与意识;创新环境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保证系统的有效利用;促进政府决策制度变革,共享环境数据库,进一步探讨信息技术在环境领域的角色和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通过影响模型的构建,实证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应用技巧和支持力度与政府环境决策感知绩效显著相关;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上级部门的支持与信息技术应用技巧对环境决策信息的获取有显著的相关性;信息技术使用技巧与上级部门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扩大环境决策参与。同时根据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信息技术实际应用与环境决策过程、环境决策参与不相关;同时信息技术使用技巧越高,不一定会促进环境决策过程的优化。信息技术在组织中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社会与技术系统的有机结合。信息技术提高组织决策绩效,不仅受到技术本身的影响,还要受组织结构和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影响。要最大化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公共组织中的作用,难度并不在于技术建设,而在于公共组织自身是否已经做好了流程再造、规章制度、技能培训等准备工作,是否具备信息技术环境下组织自身的“行为能力”。组织对信息技术接受与实际使用,上级部门对信息技术的支持才能衍生出信息技术的巨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