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硫化方式制备EPDM热塑性弹性体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o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主要原料,以三种不同的硫化方式分别制备出动态硫化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 (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离聚体型弹性体及硅烷接枝交联型弹性体。重点讨论了动态硫化EPDM/PP体系中,二次硫化的加工工艺对其相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并对离聚体的制备和硅烷接枝交联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工艺条件做了前期的探讨。 动态硫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是现在用途最为广泛的一种TPV,而其制备的关键技术就是控制硫化橡胶在PP基体中的分散。本论文首先对其硫化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硫化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最佳混合温度为180℃,最佳硫化时间为10min,在Haake密炼机上转子最佳转速为100r/min。其次,重点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硫化加工工艺,即二次硫化加工工艺对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相态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通过TEM对其相态结构进行表征得知,采用二次硫化加工工艺制备的弹性体中,硫化橡胶的粒径大幅度减小,大概在0.5um左右,硫化橡胶颗粒在 PP 基体中的分散程度也优于采用一次硫化加工工艺制备的样品,在对其相态稳定性的研究中发现,二次硫化加工工艺制备的样品具有稳定的海—岛结构的相态,而一次硫化加工工艺制备的样品经熔融后加工后,硫化橡胶与PP基体的界面变模糊,相态结构的稳定性不好。最后,对二次硫化加工工艺对EPDM/PP热塑性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热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力学性能方面,由于二次硫化加工工艺制备的样品中,硫化橡胶的粒径更小,分散更均匀,故而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较一次硫化加工工艺有较大提高。在流变性能方面,在相同的剪切速率下,二次硫化加工工艺制备的样品的粘度要比一次硫化的高。而在对PP的结晶性能的研究中发现,虽然两种工艺制备的弹性体具有不同的相态结构,但是对PP的结晶性能影响不大,采用二次硫化加工工艺时,PP的结晶度略有下降。 在对离聚体型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的研究中,重点探讨了共混工艺条件的选择,氧化锌的含量及硬脂酸锌的加入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共混温度为180℃,转速为100r/min,共混时间为10min。氧化锌的最佳用量为10份。硬脂酸锌加入共混体系后,对于离聚体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对离聚体的力学性能也有较大提高。在对硅烷接枝交联EPDM弹性体的研究中,探讨了共混工艺条件,引发剂用量,以及硅烷偶联剂的用量对其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在对样品进行红外分析时发现,通过DCP的引发,硅烷偶联剂能顺利的接枝到EPDM的主链上。在对其工艺条件及硅烷偶联剂用量的研究中发现,在共混温度为180℃,共混时间为8min,DCP含量为0.1%以及添加6%TMEVS制备的弹性体的力学性能最佳。
其他文献
利用手性助剂进行不对称合成是一种重要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其中,嗯唑烷酮手性助剂是一种适用范围最广、最有效的手性辅助试剂,广泛应用于诱导不对称α-烷基化反应、ALdol 缩合反
从2014年12月8日开始,网友可投票评选“国务院2014年十大政策”。作为国务院首次就推行政策的关注度进行的网络评选,在评选结束后,网友意见将会报送国务院有关领导,供决策参考。参与者还有机会进中南海,参加粉丝见面会。  这显然是国务院的一次民意收集动作,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政策的社会效果评估。这使我们想起国务院近几年推动的政府绩效评估,特别是对各部委重大政策的第三方评估,其中也涉及民意收集,那是
发达交通之磁悬浮列车
期刊
铜由于热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强等优点而广泛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作为冷凝器材料的铜及铜合金的腐蚀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各种腐蚀介质中,使用
烯丙基胺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也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内酰胺、喹啉、吲哚、生物碱、氨基酸等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合成。此外,它还可以作为底物用在诸多反应中,例如合成手性化合物、自身发生重排以及分子内烯丙基的异构等反应得到一些有应用价值的新产物。鉴于烯丙基胺化合物重要的研究价值,此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反应研究已经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本文探索了分子碘催化下4-芳基-7,7-二甲基-1
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中,同时存在无机和有机组分,无机组分提供进行机械稳定,热稳定或结构稳定的聚合骨架,而结合于无机相的有机基团很容易对表面进行修饰,改善材料的织构性能,为
有机氰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由于氰基的特殊结构,它可以进一步转化成很多其它的重要基团,比如:羧酸、胺、脒、四唑和酰胺等。通过有机氰化反应能够合成许多的有机物
金属纳米粒子和石墨烯具有高的导电性、好的催化活性和较高的酶负载量,在构建电化学传感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离子液体由于高的导电性和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仅可作为溶剂用于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同时具有有机、无机材料的本征特性,而且还具有协同效应,可以极大改善材料的性能,已成为当前人们研究的热点。 向丙烯酸酯类聚合物中引入全氟烷基
随着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理论计算化学在化学研究中已经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中,密度泛函方法由于计算量适中、计算精度较高,己成为理论计算化学领域中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