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血管平滑肌细胞系谱追踪目的:血管平滑肌细胞是构成血管壁组织结构及维持血管张力的主要细胞成分,其结构及功能的改变是导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等多种心血管病的细胞病理学基础。运用转基因小鼠股动脉的损伤模型模拟临床的血管内膜损伤,通过谱系追踪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迁移和功能变化来探讨血管损伤后血管重构的病理机制。方法:运用可诱导的平滑肌细胞特异性标记的转基因小鼠SM22Cre与带有报告基因YFP(黄色荧光蛋白)的小鼠杂交,繁殖出可在诱导剂Tamoxifen注射后,YFP在平滑肌细胞特异表达的转基因小鼠SM22CreYFP。并模拟临床金属支架术,建立小鼠股动脉内膜损伤模型,设立术后0天(未损伤)、术后1天、术后7天、术后14天和21天5个时间点。于各时间点取组织进行免疫化学染色和计数观察。结果:未损伤时,血管中膜约50%平滑肌细胞被诱导激活,即表达黄色荧光蛋白(YFP),损伤21天后,血管中膜YFP的表达率降为10%,而新生内膜则出现50%YFP表达阳性的平滑肌细胞。结论在血管损伤后血管发生了重构,新生内膜的平滑肌细胞来源于中膜的平滑肌细胞。有少数新生内膜细胞来源于外膜的CD146阳新细胞。第二章:血管内皮细胞系谱追踪目的:内皮细胞作为构成的血管内膜的主要细胞,对于血管损伤后它们的形态学、体外培养和扩增,以及与平滑肌细胞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转基因小鼠颈静脉-股动脉移植模型模拟临床的冠脉大隐静脉搭桥术后血管损伤,通过谱系追踪血管损伤后血管重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和分化病理机制。方法:运用可诱导的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的转基因小鼠Tie2Cre与带有报告基因YFP(黄色荧光蛋白)的小鼠杂交,繁殖出可在诱导剂Tamoxifen注射后,YFP在平滑肌细胞特异表达的转基因小鼠Tie2CreYFP。并模拟临床静脉移植术,建立小鼠颈静脉-股动脉内膜损伤模型,设立术后0天(未损伤)、术后3天、术后7天、术后14天和35天5个时间点。于各时间点取组织进行免疫化学染色和计数观察。结果:活体的静脉移植实验中,标记YFP的内皮细胞系细胞逐渐获得平滑肌细胞的特征,而失去内皮细胞的特征。在离体实验中,EOMA细胞(小鼠内皮细胞瘤)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4天后同样显示出平滑肌细胞的特性而失去原有的内皮细胞特征。结论:在血管移植后移植血管发生了血管重构,增厚的新生内膜中的内皮细胞转化为平滑肌样细胞,TGF-β1在内皮间质化(EMT)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第三章: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在血管内膜增生中的作用目的:p21Cip1作为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之一,不仅在生理条件下与正常的细胞再生周期有关,而且在病理条件下的血管重构中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探讨在血管损伤模型中,敲除基因p21Cip1纯合子小鼠在血管损伤后是否能加速血管新生内膜平滑肌过度增生。方法:通过自交杂合子小鼠P21+/-,培育出纯合子基因敲除小鼠P21-/-和P21+/+,建立双侧股动脉的血管损伤模型,设7天和14天两个时间点,并于处死动物的前1天,给予腹腔注射Brdu,各时间点收集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且进行细胞计数和显微镜下观察分析。结果:在血管损伤后,p21-/-组小鼠较P21+/+组小鼠显示出更显著的增厚新生内膜,经染色后,p21-/-组小鼠Brdu阳性细胞数目明显高于P21+/+组小鼠。结论:p21Cip1在血管损伤的增生反应中起到了抑制和减轻血管新生内膜形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