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源泉,同时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管理土地利用冲突成为我国土地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运用冲突管理理论分析土地利用冲突,以期为我国土地管理部门提供一些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借鉴西方冲突管理理论中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思想,从权力和利益两个维度出发,把耕地保护利益相关者分为首要的高权力低利益的利益相关者、高权力高利益的利益相关者、低权力低利益的利益相关者和低权力高利益的利益相关者四种类别。在土地利用中,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多途径的利益实现方式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引发了各种形态的土地利用冲突,而其冲突产生本质在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对土地利用的相互依赖性和彼此间目标的差异性。(2)通过对土地利用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主要从社会政治环境、制度、冲突主体行为特征等角度来分析土地利用冲突。重点分析了民众政治参与权和政治表达权的缺失造成民众政治权利上的弱势,现行法律之间的矛盾,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对土地资源的依赖性以及权利分配的模糊对土地利用冲突的影响。最后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土地利用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分析,了解各利益相关者在土地利用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行为方式。进而为接下去的冲突管理提供具体的建议奠定基础。(3)在综合分析土地利用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以及行为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管理方式。首先,确定土地利用冲突管理的总原则——利益平衡原则,包括利益最大化原则、急需利益优先满足原则、利益补偿原则。其次,从土地利用利益平衡制度管理出发,通过建立民众利益表达的渠道、完善法律制度、降低利益相关者对土地的依赖性来管理土地利用冲突。于此同时改进土地利用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方式,主要改进为:①加大对地方政府违法利用土地行为的查处。②减小普通民众的维权成本。③有条件地赋予土地管理部门一定的强制拆除违法建筑权。目的是从造成土地利用冲突的制度源头管理以减少冲突的发生,减轻冲突的危害。最后,建立土地利用利益协调机制。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利益协调、同级行政部门利益关系协调、用地企业与地方政府利益关系协调、地方政府与规划区居民利益关系协调四个角度来平衡土地利用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