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利用是人与自然的最直接的对话,人地矛盾代表了人与环境间最大的利害冲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确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的最常见方法就是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其最终目的是要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定性或定量化的评估,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高效配置土地资源提供反馈信息。在现代生态研究的各种方法中,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新兴交叉学科,是宏观生态研究中一个新的分支,它将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和水文作为景观构成的六种要素,并将它们所形的成整体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景观格局的分布、形成和变化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各种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的形成、分布和变化的作用。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是其理论核心的集中表现。土地作为地表自然综合体,是一种特色鲜明的系统整体,具有突出的空间异质性,而生态整体性正是实现土地持续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涉及到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核心。而传统的土地持续利用社会、经济、生态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时间尺度上的评价,缺少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评价的内容。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支撑,以景观格局分析为技术手段,完成了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尝试。以位于长江上游的丘陵区重庆江津区为个案分析,从景观功效性、景观受胁度与景观稳定性3方面构建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景观生态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差标准化处理法,权重加权法等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可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评价。结果表明:根据江津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强、中、弱程度分为北部浅丘区、中部低中丘陵区和南部低山区,依据各区景观单元指标、空间镶嵌体指标等景观格局特征分析及自然地理条件、人地关系研究分析,分别对各区从光能资源利用、土壤资源利用、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及对区域总体生态建设措施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