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颌面部骨缺损修复重建是涉及多学科理论和技术的临床难题,颌面部骨缺损常由肿瘤、外伤或者感染引起,并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目前颌面部骨缺损的修复主要是应用自体骨、异体骨移植或者生物材料植入,这些方法各有其自身的缺点,如:供区功能障碍、免疫排斥、潜在传染病风险或组织相容性等问题。组织工程学研究的发展以及基因技术的研究的深入为颌面部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提供了一条新途径,利用基因工程和组织工程技术实现组织和器官的再生已成为可能。在骨组织工程研究中,种子细胞是其关键问题。理想的种子细胞应具有较好地成骨活性,或能够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因此,对骨髓基质细胞等种子细胞进行基因修饰,促使其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实践意义。 因此,本实验将原核载体中的成骨分化基因osterix分离鉴定,并与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鉴定。首先,对原核质粒中的目的基因进行分离鉴定;然后,利用亚克隆技术构建真核表达质粒,利用电泳及基因测序的方法鉴定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最后,将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同源性比对。研究结果显示:成功构建pcDNA3.1-Osx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