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赛博格(Cyborg)”即“控制论有机体(Cybemetic Organism)”,中文译名“义体人类”,原指人类肌体与电子机械的融合系统,现已延展为模糊了物种与技术之边界的事物及现象。生物工程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人类进行自我审视的崭新方式,从本质上模糊了人类与机器、动物甚至自然的界限。20世纪80年代是动荡与更迭并存的特殊时期,也是科幻小说类型化写作的转型阶段,自“赛博格”从科学幻想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赛博格(Cyborg)”即“控制论有机体(Cybemetic Organism)”,中文译名“义体人类”,原指人类肌体与电子机械的融合系统,现已延展为模糊了物种与技术之边界的事物及现象。生物工程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人类进行自我审视的崭新方式,从本质上模糊了人类与机器、动物甚至自然的界限。20世纪80年代是动荡与更迭并存的特殊时期,也是科幻小说类型化写作的转型阶段,自“赛博格”从科学幻想逐渐渗入现实领域起,就已成为动态的综合议题与文化术语。科幻小说的主题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第三次科技革命迅速催化了人类与技术的融合状态:类人装置、宇宙漫游、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成熟与进阶促使“后人类主义”视域之下的身体转向话题成为“赛博朋克”小说以及中国“更新代”科幻作家的关注焦点。目前学术研究集中于理论研究或形象研究,笔者选取“赛博格”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重要现象,对其形成机制、艺术价值与文学表达展开系统探究,挖掘复杂的隐喻意义与时代内涵。论文以唐娜·哈拉维的“赛博格”理论体系为重要立场,并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科幻小说为主要研究范畴,采用学科融合的文化分析视角,针对“赛博格”现象进行概念延展以及小说文本细读,进而探寻未来意识与时代表征。具体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针对选题内容进行概念界定,阐述学术价值与研究意义,爬梳国内与海外的相关学术成果,归纳研究思路与创新点。第一章:“赛博格”的当代景观与科幻呈像。从进化论、控制论与航天学等方向探析义体人类的发展演变,展现不同历史语境之下的科幻表达,针对赛博朋克的微观政治与科学研究的重心转移(类人装置的早期想象和宇宙漫游的类型写作)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文学呈像与风格嬗变进行分析,以奇点理论视野之下“人体技术化”与“技术人格化”的本体论转型为基本研究立场,并对“赛博格”进行概念延展,把人工智能技术列入研究范畴,通过科幻作品解读后人类主义语境的物种边界话题及技术时代的生存困境与未来展望。第二章:“赛博格”的艺术表现与文学原型。解读以嬉皮士运动为代表的青年亚文化对朋克美学与科幻写作的启示意义,把“蒸汽朋克”小说对于身体、技术与魔法的表达纳入研究范畴并从魔幻意象的混合运用与小说类型的技法交融等角度分析其审美特征。此外,探析“赛博格”的文学原型,选取古希腊神话与洛夫克拉夫特的恐怖小说为重要节点,研讨“技术神话”体系之下的身体转向话题,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相关现象进行文本细读。第三章:“赛博格”的文化表征与未来症候。重点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灾变主题进行解析,从机器隐喻的身体观念与疾病隐喻的反污名化探析其隐喻模式,把生物工程技术纳入研究范畴,以“生化病毒”的权力映现、“后启示录”的人性异化与科学崇拜的伦理困境为视角进行危机意识解读。此外,分析“赛博空间”的主体建构与生存境遇,探究技术化身体在虚拟空间与现实领域的双向联动以及数字时代的都市人群面临的自我意识迷失。“赛博格”及衍生概念的风靡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科幻浪潮具有联动性,并同漫画、电影与电子游戏等艺术形式具有互文性,现已成为全球化的技术文化话题。目前围绕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幻小说的“赛博格”现象的学术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仍然拥有较为宽广的突破空间,针对技术化身体与现实社会的复杂关系以及科幻文学创作的未来走向等话题的探讨将成为此后的研究重点。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折线逼近法,对具有两条边界影响的非凸单个守恒律初边值问题构造了整体近似解,证明了近似解收敛到初边值问题的整体弱熵解,同时证明了近似解可以通过有限步构造完毕。使用VC6.0开发了一套实现上述算法的仿真软件,给出了一些仿真实例。
原子力显微术是通过测量探针与样品间的作用力而获得表面形貌的技术,对生物样品,具有1nm的分辨率。本文主要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BTW诱导肠癌细胞LOVO的凋亡和LB膜的制备。 (1) BTW是从白头翁根部新分离提取的白桦酸衍生物。目前国内外关于BTW的研究报道不多,BTW对肠癌细胞LOVO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并结合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紫外-可见光谱、流式细胞术,研究了BT
RNaseP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内的一种核蛋白复合体,它可以在体内特异性的剪切tRNA前体(ptRNA)的5’末端,形成成熟的tRNA。RNaseP是一种结构识别酶,它的模式底物至少要包括两个要件:1、游离的CCA-3’末端;2、特异的互补的双链区域。人工设计的外部引导序列(External Guide Sequence,EGS)是能与底物mRNA形成类似ptRNA的核酸序列,并能引导RNaseP
卵透明带在一系列生殖事件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ZP蛋白一直是生殖免疫避孕疫苗的理想靶抗原和生殖生物学中研究精卵识别机制的重要实验材料。本实验室已构建并利用毕赤酵母表达重组人卵透明带蛋白-3(rhZP3)。因此,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监测目的蛋白回收率及纯度两个关键因素,确定最佳pH值、上样流速、螯合离子、洗脱液等纯化条件,通过优化纯化条件获得纯rhZP3作为透明带抗体检测和免疫避孕研究的抗原
青少年形象是美国文学热衷于塑造的人物形象,其激情盎然、积极向上的性格特质时常被用于指代上升期的资产阶级。然而,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处于向后工业社会转型阶段的美国,物质丰裕与精神匮乏的矛盾使青少年焦虑情绪激增。围绕他们展现的独特价值判断标准与行为取向,美国社会出现了为时代特有的青少年文化。这种激进的、浪漫的、情绪化的青少年文化对主流文化产生了重大冲击。这一时期美国小说中青少年形象的建构
异种金属的复合工艺往往会受到材料物理特性如熔点、线收缩率以及铸件尺寸和形状的制约。在复合轧辊的生产制造中,当工作层材质选用铸铁、芯部材质选用铸钢时,复合轧辊的结合区常常会因为应力、偏析、夹杂等原因导致复合不均匀甚至复合失败。本文针对铸钢/铸铁复合轧辊的成型问题,提出低熔点过渡层,结合堆焊、电磁感应加热和双金属固-液复合技术,研发出了双金属铸/焊复合工艺,优化了该工艺过程中的堆焊工艺参数、电磁感应加
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也是现代水文勘测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论述了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重要性,客观地分析其既存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提升信息技术水文勘测的应用实效,也为信息技术的水文勘测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水文勘测是综合性的工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勘测并非易事,在引入信息技术,对比传统的水文勘测,其勘
黍离主题诗歌创作是清初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事物衰亡代谢所附着的社会审美心理经验,催生了有识之士悼往伤今的文化传统。感性的观物体验与理性的盛衰之思交相融合,展现了历代文人心忧社会变迁、社稷存亡的历史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论文即以清初苏州府诗歌中的黍离主题为研究对象,探究彼时黍离主题的情感内涵、文化意蕴、主题新变及其影响。具体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章,清初苏州府诗歌黍离主题创作的生成语境及创作辑考
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简称ABCD+I)为底层技术推动的数字经济正在给全人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数字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以数字技术的有效使用为前提条件,否则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发表的题为《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讲话时指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关注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需要以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一国的技术创新来源于国内研发和国际技术溢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加强同世界创新合作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义。当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式,为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