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可供人们选择的娱乐形式逐渐增多,戏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地位在不断降低。戏曲剧团作为戏曲演出的载体,同样面临着戏曲观众锐减、人才不足、演出剧目单一、生存环境恶劣等问题。蒲剧作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其历史极为悠久,有着浓厚的艺术积淀。运城市蒲剧团作为演出蒲剧的专业剧团,对蒲剧的传播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剧团成立于1970年,是在运城分专以后,从晋南专区蒲剧院分出一半组建而来的,经历了文革时期的濒危,改革开放之后的振兴,如今面临着新的挑战。经笔者调查,运城市蒲剧团的人员情况分为三类:演员、乐队成员和包括导演、编剧、编曲、后勤、行政人员在内的其他成员,涌现了王艺华、吉有芳、贾菊兰等多位优秀蒲剧演员以及韩树荆、李泉水、杨焕育、畅元发等多位优秀编剧、导演、作曲。该团经常在外演出,演员和乐队成员的收入多为基本工资加演出补贴,而其他人员则多为固定工资。该团人员多来自于各县或周边蒲剧团、运城市或周边戏校,少数人是因为感兴趣加入剧团的。目前,该团存在一定的人员流动现象,但总的来说情况比较稳定。另外,运城市蒲剧团的演出范围比较固定,一般在运城市及其周边演出,多集中于运城的北部和南部,且演出时间避免太冷的十二月、一月和太热的六月、七月。演出类型以商业性演出为主,加上一些政策性演出。该剧团长期在运城各县市演出,演出剧目以老百姓喜欢的传统剧目为主,并且一般情况下本戏和折子戏分开表演。如今运城市蒲剧团在多元化娱乐方式的危机下,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大力推广蒲剧文化,采用各种手段多管齐下,促进剧团不断发展。本文将运城市蒲剧团作为研究对象,对剧团进行了跟团调查,并对剧团内的成员进行了采访,将运城市蒲剧团的人员结构,演出情况、演出剧目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运城市蒲剧团在新时期内不断发展的原因,探究其未来的出路,以便更好地保护类似蒲剧这样的地方戏曲,思考地方戏曲剧团发展的路径。